荀子论中道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2-01-10 22:50 被阅读0次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可见“中”在儒家的德行观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但孔子并没有对“中庸”有详细的解说,他只是说,如果不能完全做到中道而行,起码也要做个狂狷之士,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

    荀子则将儒家的中道思想加以具体化,使其更具有操作性,因此提出“礼之中”的思想,具体表述为“不苟”。

    荀子说:“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

    君子不做惊人之举,陈仲子故作清高的行为,君子视之为盗贼不如;君子不作骇俗之论,“山渊平,天地比”之类的奇谈怪论,君子不屑;君子不会为了博取名声而不择手段,盗跖遗臭万年,君子不齿。这些行为都违背了礼义之中。

    一、不苟:守中谦和

    不苟的本质是守中,言行知乎止,有原则、有分寸。谦谦君子内方而外圆,外圆而不俗。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寡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

    不苟是用,守中是体。诗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

    君子守中而不苟,因此坦坦荡荡,表现为: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

    君子平易近人,但不会没上没下;君子常怀敬畏之心,但不会屈服于胁迫;君子畏惧祸患,但义之所在虽死不辞;君子期望得到利益,但不会为此做违背价值观的事;君子好交友,但不结私党;君子坚持自己独立的观点,但不玩弄辞藻。

    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荀巨伯说:“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真正的儒者,从来不苟且。

    二、不苟:执中而权

    孟子在提出执中的同时,又强调:“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荀子的看法和孟子如出一辙,并进一步从品格和处事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在荀子看来,普遍适用性是中道的内在属性,中道是活的存在,权,就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苟,既不可标新立异,沽名钓誉,也不可死守教条,不知权变。但权变不是变通,不是圆滑。君子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而不是随波逐流。

    权变在品格上表现为,崇人之德,扬人之美,但不谄谀;正义直指,举人之过,但不毁谤;言己之光美,但不夸诞;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但不胆怯;刚强猛毅,但不骄暴。总之,要以义变应,知当曲直。诗曰:“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权还有权衡之义,不失偏颇乃得中。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这是荀子从意识和行动两个方面提出的兼权的要求。

    静态的理论永远赶不上动态的现实,荀子也反对机械地去模仿久远的先王之道,而提出“法后王”的主张。先王之道是中,法后王是权。

    执中而权的处事方式是,有奉天行道的远大抱负,日常行事则常怀敬畏之心,不越礼;天资聪颖的要明理通达,教化他人,生性愚钝的要端正诚实而遵守礼法;在位时要勤勉尽职守法度,闲居在野仍然要敬奉礼义;开心的时侯要保持心态平和,行事不悖,忧伤时仍能冷静理性而有条不紊;人生得意之时举止风光但要保持内心澄明,境遇困窘时行为简约但不能简慢。

    违背执中而权的做法是,野心勃勃、行为狂暴不敬天道,日常行事贪婪不守法度;天性聪明就巧取豪夺,生性愚笨则内心衔恨、意欲伤害他人;一旦被任用就欢欣雀跃而行事傲慢,不被任用则心生怨恨而行为不检;高兴的时候就行事轻率而冒进,忧愁的时候就心生挫败感而畏惧不前;境遇通达便心生自满而行事偏颇,困顿时则自暴自弃而坐立不安。

    诗曰:“物其有矣,惟其时矣。”

    三、诚则不苟

    天地不诚,就不能化育万物。天地四时不断嬗变、化育、更替、新兴。天不言而人推其高,地不言而人推其厚,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因为天地至诚。可见,荀子所谓的诚乃是永恒、坚守、寓不变于万变之中的含义。

    从时间上来看,本质上天地之始和当下的情形也是一样的,故先古圣王的治国之道和后世圣王的治国之道也是一样的。荀子因而提出应崇先王,法后王。

    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如果能够做到心诚,自然能够事事守中,行为不苟。

    心诚体现为守仁和行义。仁是基本的要求,是底线,义是行为的规范。内心能守仁,心就有了主宰,做人就有了基本模样,行事就不会违背礼了。能够以义规范自己的言行,天理就在其中,就能执中而权,应对各种情况。

    诚是君子的基本操守,也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君子至诚,则默然不语而其意自明,不用施恩而人相亲,不用发怒而人感其威。圣人虽至知,不诚则不能教化万民;父子虽至亲,不诚则会疏远;君主虽至矣,不诚则会被人轻视。

    因此,能够守诚则得人心,不能守诚必失人心。只要做到了诚,统治千万人就和统治一个人一样。故操弥约,而事弥大。五寸之矩,尽天下之方也。

    诚与不诚,“六生”可辨。公生明,偏生闇;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

    不偏不倚谓之公,一心为公的本质是明理;向任何局部的、特定的群体或个体倾斜,就是昏暗、不明理。正直忠厚才能通达,背信藏巧、弄虚作假最终行不通;真诚讲信用,自然具有内在的影响力;妄言自夸,反而让人怀疑。

    中庸之说的发扬光大实赖宋儒。《中庸》一书相传为孔子的嫡孙子思及其门人所作,也有认为是秦汉之际的作品。孟子是子思的私淑弟子,儒家道统源于思孟一脉,然孟子的著作中却没有关于“中庸”的论述,由是观之,《中庸》为子思所作的说法确实可疑。荀子是反思孟的,《荀子》中也没有“中庸”的提法,但荀子强调兼权,强调守中在诚、诚心在仁义等思想,都与《中庸》要旨契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荀子论中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vm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