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流水账,我写过一个“豆角焖面”。然后,一个朋友看了说,自己离开故乡很多年了,很想念小时候妈妈做的焖面,可惜自己不会做,又买不到,问我能不能说说详细的做法。
这漂泊在外的朋友,想念的哪里是焖面啊,分明是那遥远的故乡吧。
我想,人与故乡的关系,大抵就是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具有了天然的亲情。所以,哪怕你到了天涯海角,哪怕隔了十年二十年一辈子,彼此的血脉始终是相通相连的。
也许,某个不经意间,那些一直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就会浮现在眼前——故乡的山水,儿时的伙伴,飘雪的街道,落日的黄昏,父亲的慈爱,母亲的温柔······
这种早已溶于血液中的思乡之情,这隐秘而丰盈的密密心事,大概是每一个远离故土人的精神根基和通病吧。
好像跑题了,打住,今天本是来说焖面的。
闲言少叙,说焖面。
焖面,作为一种特色面食小吃,起源于宋朝,发源并流行于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地。按说,它也算是历史悠久的一种美食了吧。
我平时喜欢读散文,尤其喜欢读关于美食的散文。然而,不管是汪曾祺,梁实秋,还是林语堂,蔡澜,在他们关于美食的文字中,竟然都未曾涉及过这个焖面。大概是因为它太普通太家常了,写不出什么新鲜来,那些名家便懒得为它浪费笔墨吧。
焖面,确实是最普通、最家常的一种面。一把面条,一块儿五花肉,一点配菜,焖上一大锅,饭菜一锅出,有肉有菜有面,省事省时又营养。
当然,各地有各地的做法。但材料大致相同,主料是面条,配料一般是猪肉和豆角,也可以和豆芽,芹菜等。里面还可以随自己的喜好加上西红柿,蘑菇,香菇,土豆等等,也很好吃。
我是一个山东人,我就说说我家豆角焖面的典型做法。
先说焖面的面条。面条要买那种细细的湿面条,圆的,扁的都行。也可以是干面条,我妈妈就偏爱用干面条来焖,她给我说过方法,但我始终不得要领,关键是没有入耳,不愿意去学,总觉得没有湿面条焖起来好吃。当然也可以是自己擀的,但无论是买的,还是手擀的,干的,还是湿的,一定是较细的那种,因为越细的面条越好入味。据说山药蛋派作家赵树理最喜欢吃焖面,赵夫人当年就能和最硬的面,切最细的面,做得一手好焖面。
焖面的肉,一定要是五花猪肉,纯瘦肉吃起来太柴又不香。我不知道别的地方用不用羊肉啥的,反正我从小就不吃羊肉。不吃到哪种程度呢?有一次,邻居用了我家的刀切了羊肉,她家的刀钝了,切不动。然后,那把刀我再也不用了。也许是心理作怪,那刀即便洗了一百遍,我还是觉得上面有羊肉的味道。
焖面的豆角就不用说了,买新鲜的豆角就是,洗好,切段备用。
焖面方法与步骤:
1 准备食材。面条,五花肉,豆角,花椒,八角,葱花,姜丝,蒜末,生抽,老抽,料酒等。
2 一个锅里先隔水蒸上面条,另一个炒锅中倒油,花椒,八角炸香,将肉片和葱花姜丝同时入锅,放生抽,再放点料酒去腥,小火煸炒,直至把肉片中的油脂煸出来,这样肉片吃着不腻,多余的油脂还能滋润豆角和面条。
有的人焖面时,省略蒸面条这一步,面条直接上锅焖。其实用蒸锅蒸上十来分钟,把面条里面的水分蒸出来,一会儿焖出锅的面条口感爽滑筋道。否则直接焖的话,水分就容易大,容易粘糊。
这一步需要注意的是,面条蒸之前用手拽成小段,再抖散,均匀地铺在屉上。这样能避免面条粘连,用我们的话讲就是别“坨”了。
3 肉炒的差不多快熟了,豆角倒入锅中,继续煸炒。让豆角吸收一些油脂,这样吃起来更香。
4 接着,炒锅里放盐,放老抽调色,再加水。水量要加的稍微多一些,除了要把豆角焖熟外,还要留出一部分恰好给面条。
这一步关键词是“加水”。这是整个焖面最难拿捏的一环了,水少了,锅底的豆角都糊了,上面的面条还夹生呢;也不能加太多,不然就成煮面条了。
那到底应该加多少水合适呢?只能说是适量,酌情调整。
中国菜的菜谱里最常见的词汇就是“适量”和“少许”。不像烘焙食品,各样食材都是精确到“克”单位的。所以,烘焙食品看着难,其实非常容易,你只要按着方子要求来就是了。我有段时间特别迷恋烘焙食品,甚至有个梦想要开一家甜品店。我做甜品多了,养成的习惯是,做馒头,馅饼什么的,之前的面团都称重一下,这样做出来的成品大小一致,非常美观。
很多人说把水加到“将将没过豆角”即可,但是问题是,放了多少豆角呢?有的人爱多吃菜,焖面的时候,豆角用的多,有的人不爱多吃菜,豆角用的少。所以,加多少水,最标准的答案还是“适量”。
5 此时,豆角七八分熟了,面条也正好七八分熟了,用筷子把面条挑散,放入豆角锅中,翻拌均匀。待面条将锅里的汤汁吸收一大部分,再将面条重新挑到锅的上层,用豆角和少量汤汁铺底,盖上盖子,再焖几分钟,等面条彻底吸收完汤汁就行了。
这一步需要注意的是,面条下锅翻拌均匀后, 一定要把面条都挑到上面来,盖上盖儿,大火转小火焖。千万别弄翻了豆角在下、面条在上的层次。否则面条一接触锅底,等水一蒸干,就糊锅了。
再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再焖几分钟”,到底几分钟,不好把握,这个时候,最好不要离开,听见水干发出“刺啦刺啦”的声音,基本就可以关火了。
6 关火以后,撒上蒜末,面和菜搅拌均匀,就算齐活了。
这样焖出来的面条,有肉香,面香,菜香,蒜香,各种香味交织一起,香而不腻,又松散,又软乎,又劲道,且丝丝顺滑,风味十足。
最后再做个蛋花汤,和焖面绝配。
这个焖面,似乎不是一次就能学成的手艺,需要不断的尝试和调整。但是如果你有天赋悟性极高的话,一次也能做好。至于面条,菜,水什么的比例,其实不用纠结。想吃偏硬的,水就少加些;想吃偏软的,水就多加些。爱吃菜,就多放点;不爱吃菜,就少放点,一切根据自己的口味和感觉来。反正就和写文章一个道理吧,有时需要灵活掌握,自由发挥。
有人说,河南的焖面最出名,也有人说山西的焖面最好吃。说来说去,那必须是自己的妈妈做的最香。小时候我最爱吃我妈妈做的豆角焖面。不过,我现在的焖面手艺已远远的超过她了。
其实,很多时候,一种食物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味道,一个记忆,一种情怀。这些味道,记忆,情怀,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怀旧、坚韧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令人回味,怀念。
所以,我们即使吃过再多的山珍海味,却依旧怀念家乡某种平常食物的味道,因为那些最质朴,最寻常的食物是有温度的,其中蕴藏的烟火气,是家的味道,更是一种温度和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