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逍遥游杂文论语大讲堂
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三部,第五章,第七节)

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三部,第五章,第七节)

作者: 司马吹风 | 来源:发表于2022-02-19 07:47 被阅读0次

                  第五章 胜负难分川陕路

                          第七节 罢张浚

    “和尚原之战”让朝廷内外一片振奋,张浚作为川陕“总司令”,自然脸上光彩,正当他紧锣密鼓准备下一步行动时,烦心事接踵而来。

    公元1132年四月,张浚听信谗言,将“利夔路制置使”兼知兴元府王庶和知成都府王似对调,五月,张浚直接将王庶免职,让王似再回来担任知成都府,而让自己的亲信刘子羽知兴元府。

    张浚在川陕近三年,训练新兵,抵抗强敌。用刘子羽为高参,任赵开为都转运使,提拔吴玠为大将。刘子羽慷慨有才能,为他出谋划策;赵开善于理财,为他管理后勤;吴玠英勇善战,为他冲锋陷阵。西北军民,归附的很多,虽然失去了陕西,但保全了四川,最为重要的是,张浚在川陕,牵制了金军的主要兵力,减少了江南的压力,虽然没有功劳,却也有苦劳,功过基本可以相抵。

    张浚入川陕之前,赵构曾亲自下诏,授予张浚“宣抚处置司”便宜从事的权力,川陕六路的官员升降,张浚说了算,只需向朝廷报备便可。因此张浚的“宣抚处置司”如同一个小朝廷。

    权力大,引起的非议就大,如果取得好战绩,功高盖主惹人议;如果战场接连失利,懦弱无能受人讥;如果胜负难分成绩中庸,劳民伤财有人毁。总之,有权力便有利益,但也有祸患,这是辩证的关系。

    张浚在宣抚司用人、用钱随心所欲,杀大将赵哲、曲端也是先斩后奏,朝廷渐渐有了疑心。而张浚将王似调来调去,则动了当时宰相吕颐浩的奶酪。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知成都府王似是吕颐浩的姻亲。

    张浚在川陕的几年,朝廷的宰相有很大变动,原来的宰相范宗尹被从金国回来的新秀秦桧挤下台,范宗尹下台一个月后,公元1131年八月,秦桧上位做了宰相。

    九月,因为前宰相吕颐浩在江南平叛,仗打得“如花似玉”,再次被赵构任命为宰相。吕颐浩第二次做相,与主和的秦桧十分不不对路,联手前宰相朱胜非,又将做了一年宰相的秦桧搞下去了,一个月后,公元1132年九月,朱胜非也第二次进位宰相。

    再说吕颐浩和张浚在勤王时并肩作战过,本来有战斗友谊。可张浚没按政治规则玩,将吕颐浩的姻亲王似糊弄来糊弄去,吕颐浩心里也就不看过去的战斗情谊了。吕颐浩向赵构进言,说“川陕宣抚处置司”权力太大了,应该设立“宣抚副使”分担权力,赵构不置可否。

    关键时候,刚上台的宰相朱胜非,不知从哪里的渠道获悉,苗刘叛乱后,追查责任,张浚曾向赵构建议,朱胜非首当其责,应该斩首!具体有没有这回事不重要,重要的是,朱胜非相信了!心中小宇宙爆发,大骂张浚忘恩负义,自己多次提携他,他竟然过河拆桥!这个时候,吕颐浩向朱胜非提出,要他向赵构进言,任命王似为宣抚副使。

    九月二十八日,也就是朱胜非升为宰相的二十天后,朝廷任命知成都府王似为“川陕宣抚处置副使”。张浚接到这个诏令,头脑一阵发懵。头脑不清醒,做事就会犯糊涂!张浚立即上疏朝廷,请求辞去“宣抚处置使”。

    这是撂挑子威胁朝廷,接到张浚的奏疏,吕颐浩、朱胜非相视一笑,十二月十八日,朝廷下诏,罢免张浚“宣抚处置使”职务,保留知枢密院事。同时任命知夔州卢法原为宣抚处置副使,和王似共同处理宣抚司事。

    张浚接到免职诏令,一下傻眼了。按套路,朝廷应该是挽留啊,怎么真免职了,张浚又不甘心了,再想扳一扳局面,三次上疏,极力说王似、卢法原威望不够,如要任命副使,可以让刘子羽、吴玠来担任,或者让他们担任判官,协助处理军政事务!朝廷没有理会,反而召张浚赴皇帝临安行宫。

    公元1133年五月,朝廷派员外郎周随亨、李愿送王似、卢法原到阆州宣抚司,和张浚办理交接手续,张浚带着刘子羽、王庶、刘锡等赶赴临安。

    张浚在赴行宫路上时,御史中丞辛炳,率领侍御史常同等人,上疏弹劾张浚,说他在川陕丧师失地、跋扈不臣、误事败国。

    辛炳为什么弹劾张浚,原来前两年,辛炳知潭州,张浚向潭州调兵,辛炳没有听从,张浚当时红得发紫,劾奏辛炳怯懦,辛炳被罢官。不料风水轮流转,不到两年,辛炳被提拔为御史中丞了,于是趁此机会落井下石。

    公元1134年二月,张浚到临安面见赵构,三月被罢免知枢密院事,留了资政殿大学士的头衔暂时离开了政坛,居住在福州。

    不久,王似被提拔为川陕宣抚使,卢法原、吴玠为副使,但是这时,宣抚使便宜处事的权力被朝廷撤销了。

    佐料:“川陕宣抚处置使”这个官职源于“宣抚使”。

    宋朝,“宣抚使”不是常设官职,仅是临时性质。主要职责是“宣布威灵、抚绥边境及统护将帅、督视军旅之事”,以“执政大臣”担任。简单说就是临时设立的军政统帅,但必须是正副宰相或枢密院首脑担任。

    宋朝最早的“宣抚使”应该是公元1065年,郭逵以同签书枢密院事,出领“陕西宣抚使”。后来,韩绛、童贯、种师道、李纲等陆续担任过宣抚使。

    张浚以知枢密院事任“宣抚使”,特意加了“处置”两字,意思是有便宜处事的专权。而且张浚的这个宣抚使名称,全称是“川、陕、京西、湖北路宣抚处置使”,简称“川陕宣抚使”或者“川陕宣抚处置使”,赵鼎说张浚这个职位“半天下之责”,不是没有原因的。

    自张浚担任“宣抚处置使”后,赵构陆续甩除了多个“宣抚使”的官帽。吕颐浩、朱胜非、刘光世都以安抚大使兼任宣抚使,刘光世是第一位非执政大臣而担任“宣抚使”的人。接着李光以吏部尚书加端明殿学士,担任寿春等州宣抚使,韩世忠、张俊、吴玠、岳飞、吴璘等陆续以武臣身份担任“宣抚使”,王似是少有的以“副宣抚使”升任“宣抚使”之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三部,第五章,第七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pw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