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54期“月”专题活动。】
她刚学会做月饼,家就散了。
崭新干净的厨房里,只有她独自忙碌,闪闪发亮的瓷砖,摆放整齐的锅碗,麦香、油香、芝麻香混合成的月饼香气在空气中弥漫,飘出厨房,飘进客厅,她就在这间厨房中独自忙碌——
揉剂子、包馅料、涂一层玉米淀粉、再用各色的模具压出完美花纹,放入烤盘,填进迷你小烤箱,然后坐在小凳子上等,发呆,一次只能烤12个月饼,当她重复着步骤,烤出整整16包,108个完美的月饼时,长夜终于过去。
她并不会做饭,先前还是会的,小时候,她不仅会做人的饭,还要做猪的饭。可已经好多年不做了,上大学的时候吃食堂,跟他在一起租房住的六年,都是他做饭,她忙么。
其实,虽然租房住,可她心里也把与他一起的日子过成了家。
她总出差,常常深夜独归,但只要他留了一盏灯,她便已满足。她的辛苦是为了他们俩的家,但他不赞同,他总说她太辛苦。
“富有富的活法,穷有穷的过法,实在不行,我们就回老家”。
从离开小山村,考出那座四线小城,她便没想过再回去生活。如今,有了他又有了家,她更要留下,她的辛苦不过是为了他们留得更有底气,为了他们共同的家。
她也承认,故乡的月亮看起来更大、更圆、更可亲,可一个月三十天,有几天能见满月?一天二十四个钟头,有几分钟在抬头望月呢?
他们俩的老家隔了八十里地。她的家在农村,他的家是县城,明明他的父母并没要求他们回去,而她的父母则以她在这个城市为荣,可他自己总有回乡的念头,这一年里有那么三两回想约她一起回乡,他的思乡情就如野地里的草,春风吹又生。
形势越难,他说“回”的次数越多。她想,一定是他的工作没有大起色,所以才会想放弃。现在回去,岂不是说,从18岁到如今的12年时光,不过是绕了个大圈回到原点?
他搂住她,贴近她的腮边耳语,“怎么会是回到原点?这一大圈走来我遇见了你”。
他和她是大学的老乡会上相识的,一见如故,两心相悦。认定了他,就没想过分出你和我,他的收入不够,她来就好了。
她把他的话当安慰,他说“换个轻松点的工作吧”,他说“不想天天看不到你的影子”,他一定是不想自己太辛苦,她都知道。可工作轻松,收入就有限,她想在这座城市里,早一天买下属于自己的房子,给他和她的“家”一个安住的地方。
所以,她只能再匆匆离开,二十寸的行李箱塞得很满,电脑包双肩背着,她神采奕奕,奔赴下一处“战场”,都说“商场如战场”,她披挂上阵,只为“战果”丰富。
他们终于凑够了首付,去定房子。
她挽着他,他脚步一点点在迟滞,“真的要在这儿买房定居了吗?确定不回乡发展了吗?”
她不解,“当然了,这里是多少人想来来不了的地方!”
可他还是离开了这个无数人想来的地方,在她满心欢喜地住进新房,在她将两人的照片挂在墙上,衣服挂进衣橱,在她兴兴头头买了成套的碗碟和锅具,在她花了好几个下午,偷偷学会做月饼之后。
他走的时候说,就是因为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可我依然想回家,我觉得在这里自己永远是个异乡人。
原来,是新房子让他确认了自己的心,但她那时并不知道。
他们搬到了新房子,他神色郁郁,没有感染到一点她的喜悦?
她想,一定又是那“月是故乡明”的情节,记起他说想吃妈妈做的的红糖月饼了——红糖、花生、瓜子仁松散地填在又厚又硬的饼壳里,有什么好吃?
可她还是想安慰他游子的心肠,想让他高兴,于是找到给公司茶水间供应茶点的甜品店,询问了月饼的做法,亲自去店里的操作间学了两回,终于学会了,她想,自己可以给他一个惊喜。
他没有给她这机会,中秋来临的半个月前,他开始打包物品,一点一点地装,装了三个大纸箱堆在阳台上。
她又在忙,忙得没顾上问一句,心里只以为他在收拾新家,只是家被收拾得有点空了。
最后通牒来临的时刻终于到了,她却浑然未觉,噼噼啪啪打字,拟销售合同。
他:我的东西都收拾好了,明天寄回去。
她“嗯”了一声,眼睛盯着电脑。
他:房子车子的证件、燃气卡都在书房抽屉里,我们的存折里还有三万六,我取走三万。
她继续盯着电脑,随意问了一句:有用钱的地方?
他:我回家找到工作之前,就靠着这些钱了,以后房贷你自己还,会比较辛苦。”
她转过头,手未停:你失业啦?
“我辞职了,决定回乡。明天我们一起把房子过到你一个人名下。”
她敲击键盘的双手终于停下,意识到自己听到的是一大事,是影响她半生的一个决定,那是他独自作出的决定,可她没有资格说“不”。
他离开了,不再回来。他说看了一圈世界,发现还是家最好。他的家和她的家原来不是一个,就像她的追求从来不是他的目标。
她一个人吃那些月饼,吃了很久。他并不知道她学会了月饼,知道的话,走的时候,会不会多一点迟疑?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34547/baef7a9e0d114c01.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