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心要!

作者: 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 来源:发表于2020-07-24 09:50 被阅读0次
前言:一切皆因果!念贪嗔痴是凡夫,念佛是佛。念佛自归,不念佛无归。佛名能令无归作有归!深信因果,念佛成佛!——《文殊般若经》:“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链接《大涅槃经》:堕恶道、生人天、证三乘乃至成佛皆因果!

“愿我仅对其宣说一句法,他亦能获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等持、七万五千总持功德。”——释迦牟尼佛已圆满成就的大愿!(《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中的一句法要!》

佛法心要?

《华严经》一得闻佛名决定成菩提!一句之内包法界之无边;依于一实理演说诸法相;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法华经》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无有余乘,唯一佛乘。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文殊般若经》:“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无量佛寿名』。】

法然上人释曰:“闻名不信如未闻,信而不称如不信,唯应常称弥陀名。”

蕅益大师答云:『心要』莫若念佛。念佛心即是佛。盖现前一念之心,无性缘生,缘生无性。佛号既是无性缘生,则缘生亦仍无性。是故念一声,有一声佛名显现;念十百千万声,有十百千万佛名显现;而不念时便寂然。念性既是缘生无性,则无性不碍缘生。倘不念佛,正恐又生种种杂念,纵不生杂念,亦恐堕在无生窠臼。故必以佛号生我之念,使我念念不离佛号,此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果如此信得及,直下念去,则诸佛出广长舌相以证之。若人专念阿弥陀,号曰无上深妙禅;至心想像见佛时,即是不生不灭法。金口诚信,可不信哉!

故总纲《金刚经》言:“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金刚般若波罗蜜』译为:以不退转菩提心到达究竟彼岸。诸佛舒舌证诚此究竟义: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一生成佛!《阿弥陀经》:“发愿往生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本《阿弥陀经》:“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是人已曾值过去佛受菩提记。一切如来同所称赞。无上菩提随意成就!”


相关文章

  • 佛法心要!

    前言:一切皆因果!念贪嗔痴是凡夫,念佛是佛。念佛自归,不念佛无归。佛名能令无归作有归!深信因果,念佛成佛!——《文...

  •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佛法所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被奉为大乘佛法的心要。 三界是指众生所居的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

  • 答群友问:佛法核心要义——【因果】

    群友1: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请解释一下这句话与因果有什么关系吗? 是不是一切观空,想做什么都无因果了? 答:佛...

  • 道信:什么是佛?-道德真源

    来源:道德真源《圣贤法语》栏目74篇 摘自:《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四祖道信禅师著 《观无量寿经》云:诸佛法身...

  • 元音老人:如何保护

    《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195问:如何保护? 答:开悟并不难,但要保护它却不易。不保护它就会跟着念头跑,杂念纷飞...

  • 悟后真修之意

    看元音老人《佛法修正心要》里面说到明心见性证成的 悟与修的关系,颇受启发,也是日后用功的要点,无奈今天加班加...

  • 【遇事往道上会】

    祖师大德经常教诫学人:遇事往道上会。什么叫往道上会?就是不管遇到顺境逆境,心要与佛法相应,不要与世俗烦恼、习气相应...

  • 养生术中,为什么修心是第一位的?

    佛法常说“自净其 意”,儒家讲“思无邪”,道家说“为道日损”,都在讲要心要简单一些,朴素一些。 意,也就是想法,最...

  • 冰与火的冲击

    近读《心经》,仿佛大悟,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万法皆空,自作自受,活在当下,活好自己。260字心经,乃佛法核心要义。...

  • 佛缘

    古人说三五以变,现在时间环境,读者心态都有了极大的变化。 心经为三世诸佛心要法门,仅仅260个字,却要贯彻佛法大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法心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zd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