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开禧北伐梦成空
第一节 议北伐
再说金国章宗完颜璟末期,国内水灾频发,群盗蜂起,民不聊生;国外北部蒙古部落渐渐兴起,连年出兵讨伐金国。而完颜璟晚年沉湎于饮酒作诗,朝政日益腐败,国力日渐衰退。
金国灾难频生,又担心南宋乘虚而入,公元1203年十二月开始,金国在国境沿边聚集粮草,增加兵力,而且禁止襄阳的商贸交易市场,两国边境的争端,由此开始。这是《宋史》的明确记载。然而《金史.章宗本纪》则说,公元1203年十月,金使完颜阿鲁带从宋朝回金国,奏报南宋权臣韩侂胄厉兵秣马,将要北侵,完颜璟大怒,认为完颜阿鲁带无事生非,将他鞭打五十,罢官!尽管如此,《金史》字里行间透露出,南宋有挑事的迹象。看来两国史书各执一词,谁都不想承担挑起战争的职责!
也许听到了金国边境的异动,也许有人劝韩侂胄建立盖世功业,也许赵扩册立杨桂枝为皇后刺激了韩侂胄。总之公元1204年正月,韩侂胄开始筹划北伐中原。
南宋偏安东南近八十年,和金国签订了几个屈辱条约,受尽了窝囊气。韩侂胄有意出师北伐,可以说是深得民心。一些爱国之士对此大力支持,浙东安抚使辛弃疾入见,对韩侂胄道:“金国必亡,请安排元老大臣训练部队,做好应变准备!”
知安丰军厉仲方道:“淮北流民都愿意归附朝廷!”
邓友龙出使金国后回来报告道:“金国有官员半夜求见我们,说金国困弱,王师若来,摧古拉朽!”
李壁出使金国后道:“金国赤地千里,物价飞涨,而且有内应!”所有这些人的意见,鼓舞了韩侂胄的意志,坚定了韩侂胄的信心。随后韩侂胄采取了一系列备战措施。
首先,韩侂胄命兴州(陕西略阳)都统制吴曦在西蜀练兵,吴曦为吴挺之子,吴璘之孙,为西蜀吴家军第三代,吴挺死后,朝廷为防备吴氏长占西蜀,调吴曦进京担任殿前副都指挥使,地位虽高,但不掌兵,吴曦郁郁不得志。公元1201年七月,吴曦通过走陈自强的门路,韩侂胄同意吴曦回西蜀,吴曦终于如愿以偿回到兴州,经过几年经营,逐渐掌握了蜀地兵权。
其次,在公元1204年五月,朝廷下诏,命各军主帅举荐将才,储备人才。接着,在韩侂胄的主持下,朝廷追封岳飞为鄂王!岳飞冤死六十三年后,终于最终得到彻底平反,此举激励全国军民的士气,为北伐做了政治上和舆论上的准备。
又次,十二月,为了筹措军费,设立“国用司”为理财机构,总管财赋,命陈自强位国用使,朝廷班子成员费士寅、张岩为国用事。又从朝廷内库(封桩库)划拨黄金万两,作为赏功之费。
再次,为了宣示新气象,公元1204年十二月,朝廷下诏,第二年改元“开禧”。“开禧元年”即公元1205年,四月,韩侂胄调整了几个主要将帅。六月,韩侂胄命各军拟订作战方案,提供给朝廷参考。
最后,为了事权统一,七月,韩侂胄接受了“平章军国事”的任命,班列宰相之上,月底,韩侂胄又自己兼任“国用使”,至此,韩侂胄军、政、财权全部操于手中,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韩侂胄北伐还欠什么东风?皇帝赵扩的支持!韩侂胄虽然权倾朝野,但是大宋的老板还是赵扩,韩侂胄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权力,那是因为借了皇帝的威势,北伐大事,如果皇帝不点头,等于一场空,但是韩侂胄胸有成竹。
公元1205年十二月,金国太常卿赵之杰出使南宋贺正旦,韩侂胄故意指使接待赵之杰的馆伴礼数不周到,赵之杰心中恼怒。
二十六日,赵之杰进崇政殿觐见宁宗赵扩,递交国书。因为事前心中有气,故而举止傲慢无礼,手持国书站在殿中央,不上前递交,想要赵扩亲自起身下阶接国书。旁边主管礼仪的阁门祗候看出了赵之杰的意图,上前一把夺过国书,恭呈赵扩。赵之杰更加不满,气恼之余,又听到宣赞舍人在旁边大声宣赞:“躬身立!”
这样一来赵之杰更加气愤,因为“躬”字读音,和金国皇帝父亲完颜允恭的“恭”同音,按惯例,宣赞舍人应该避讳,宣赞舍人此时这样说,当然也是韩侂胄的事先授意,赵之杰气得发抖,站在殿中央不动,对宣赞舍人的话不理睬。
赵之杰不躬身施礼,正中韩侂胄下怀,他急忙出面,请赵扩回宫,不久赵扩传旨,让赵之杰在明年正月初一再朝见。其他大臣不明所以,著作郎朱质上书请斩赵之杰,两国交兵尚且不斩来使,这个道理赵扩还是明白的,但赵之杰的行为,算是彻底激起了赵扩的怒火,所以,韩侂胄乘机进言北伐,赵扩没有反对!
佐料:《钱塘遗事》卷二记载,宋宁宗赵扩敬仁勤俭三十年如一日,天有异变,则诚心祈祷。宫中酒器,都用锡器代替银器。不过,话又说回来,宋朝皇帝,除了宋徽宗,基本都是勤俭节约的模范。
有次元宵节,宁宗赵扩独坐蜡烛下,一小宦官奇怪地问道:“官家怎么不开宴席?”
赵扩愀然道:“你哪里晓得,外面百姓没饭吃,朕饮酒作乐,于心何安?”
赵扩有次临幸聚景园,回宫较晚,城里人跟着他出来围观者众多,都挣着进城,相互拥挤践踏,甚至有死者,赵扩获悉后,心中很后悔,从此再也不出城了。
赵扩这人,能力差些,可心地善良,菩萨心肠,倒也可以弥补一些缺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