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道仁心——论语贯通114

作者: 璞文1 | 来源:发表于2019-05-20 10:40 被阅读7次

7•24--7•27为一个段落,讲孔子的直道仁心的修养品性。“直心为道场”,一个追求道的修养的人,以直心为道,不用机巧的权谋之术。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7•27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7.24 言传身教,倾囊而授,无隐乎尔,直道仁心也。然道不可传,非言语可得,帮有是说;

7.25道不可传,可传者入道之门,是为“文行忠信”;

7.26劝勉弟子,以直心为道场,不可“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恒力而行,必有所获。人情世故看多了,现在社会这种人越来越多,没东西装做有东西,空壳子摆大架子;自卑反面显得高傲;没钱反面充场面。其实,在孔子的时代,这种人也多,所以孔子感叹,“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这些人,就是用机巧之心,不是用朴实的心。

7.26以孔子日常行为佐证。非不钓,但不网;非不射,但不射宿。是为直道,为仁心,不伪饰也。用直心,不用机心,不用网,不用机械;用仁心,不用机心,归巢的鸟儿,窠里还有宝宝在等着呢,不射。

相关文章

  • 直道仁心——论语贯通114

    7•24--7•27为一个段落,讲孔子的直道仁心的修养品性。“直心为道场”,一个追求道的修养的人,以直心为道,不用...

  • 读《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成语 直道而行 释义 比喻办事公正。 原文 《论语·卫灵公》(15·25):“斯民也,三代之所...

  • 读《论语》的二条主线—论语贯通08

    我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是想把孔子的思想与《论语》这本书的逻辑脉络进行梳理贯通。而要贯通《论语》的整个逻辑脉络,必...

  • 论语贯通—序言

    释家多托于世外,道家则隐显不定,可进可退,唯儒家文化立人文之标杆。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是我们民族传统价值观的来源。...

  • 仰之弥高——论语贯通128

    前面讲了孔子修养的高深,”空空如也”,下面则讲孔子行为的平实,待人接物的普通平常,这是“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的...

  • 如何读《论语》—论语贯通14

    一个朋友,与我聊起,“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我觉得这句话,基本对前几章内容做了一个点题...

  • 学习《论语》(114)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

  • 流水线般看病,为什么不再安排个质检员?

    偶然看到114微信平台搞活活动——写一句有关“医学与生命”的话,然后脑海里自然冒出的便是“医者仁心”、“医者父...

  • 《论语》的逻辑结构—论语贯通15

    我其实很想做个思维导图,但思维导图的工具用得不熟悉,想找别人做,却要沟通半天,表述自己的思想,太浪费时间。所以,只...

  • 智慧从"仁"中来

    ————20200616《论语别裁》托叔线上读书会第114期记录 《论语》里讲了很多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我们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直道仁心——论语贯通1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vh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