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陶瓷的勺子发出“叮叮咣咣”的声音,妇女戴着围裙,戴着袖套在饭场的角落里忙碌着,是世纪之交的乡村里办酒宴时的场景。空气中弥漫着甜丝丝的气味和一股浓郁的咸汤味,是忙碌的场景下最大的渲染。
村里最盛的酒席,无外乎丧礼和葬礼了,两类酒席能让整个村庄笼罩着白酒味与油腥味。
我的小老太,即爷爷的叔父,去世时酒宴场景,在我的记忆中有一席地。那时候村庄里办酒宴,首先要做的便是织出两口锅台,能提升做饭的效率。如果还不够,还要临时借来炉子,用来蒸馍、烧米茶。锅台属于临时建起,呈底座透风的中空圆柱,中间能放燃料,为了做起大鱼大肉大锅饭,燃料都是煤块,旁边还接上鼓风机,好让煤块烧得更尽。
那时候的风俗,喜丧前后都是延续三天,于是早先就开始准备了,至于锅台,也能用两三天。锅台都建在院子里,如果没有院子,就建在门口,如果是丧事,锅台不会立刻拆掉,等到五七的时候再用;如果是喜事,办完之后,为了不占用地方,人就早早的将锅台拆掉了。
不管宴席的喜丧,都会让村庄中大部分住户去上礼上吊,与喜礼不同的是,村庄里的人都可以去不喜宴,但都会对丧礼表示尊敬,以示哀悼。因此,丧礼所摆的宴席,也是最大的。
宴席在村庄里的世纪末和世纪初,能维持三天之久,到后来时间往世纪初过渡之后,宴席的时间也被缩短了。这些当然不是由一个人定下来的,虽然村庄里的人对一件事情和现象有自己的观察过程和结果,却总有不一样的地方,我记得,还是在五六年前,村庄里的宴席,才停止早餐的,因为过年时节,人都吃厌了大鱼大肉,早上的“鸡鱼肉蛋”竟让人难以下咽,最后就直接取消了早饭了。
在早饭取消之前,乡村里的宴席能连三天,早中晚每顿都有,记得以往的日子,早上的肉汤,是寒冷冬天早晨的美餐,那是年中每一天都无太多鱼肉可食的日子带来的大餐。
随着时间往年龄增长的方向推动,人也变了。早晨坐桌以前也是有的,但大多数时候,不是父亲就是母亲去赶场,而我和弟弟总是在睡梦中,等待着家里做好饭吃。那时候不管是丧事还是喜事,如果关系离得较远,家里就只能去一个人,若是有一点亲戚关系,一家子便都该帮忙的去帮忙,剩下的人也跟着吃宴席了。而这种情况,都是出现的两三代之内同宗的亲戚们。
村庄经历过一个悄无声息的阶段,便是很多人都不想在守着家里的土地了,于是就出去打工,自从那几年之后,乡宴也开始变化了。从以前的三天大办到削减成两天的六顿饭,最后变成一天,直到如今分成了两天的两次。突然觉得,如今的人们省略了许多可以省略的步骤,乡宴也变得更加的简化,最后变成了两三顿饭了。
以前一年四季之中,村庄里面有很多的劳动力,若是到了农忙季节,田地里边都是人了,后来人出去的多了,把地留给村庄里的人的情况也多了,村庄里的劳动力自然就少了。曾经一年四季中随时操办的婚礼都能吸引很多人来,而到如今,只要是举办婚礼都成了过年前后的大事情了。不管是婚礼和丧礼,对于村庄里的人来说,人越多,场面热闹越好。
几年前的乡宴,有一个最大的变化,那就是让村庄里厨师失业,抑或让他们渐渐地放下手中的技术,退居村子里。以往若是有乡宴,村庄里必然有一个掌勺的厨师,随之而来的便是织起锅台让他做饭。后来村庄里办乡宴,一个电话提前联系好,到了日子,各种设备、桌子以及食料都能准备的好好的。这是街上或者是镇上饭店承包下来的,对于办宴席的人来说,节省了很多时间。
如今确实很少有织起锅台做饭的了,乡宴正变得以更加时尚流行的方式存在,这是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
院子里少了那些鼓风机吹动煤炭炉子的声音,没有了锅台里冒出的水雾气和油炸整条鱼散发出的香味儿,乡宴是变得好了,还是变得不好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