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月.微型小说主题创作人物篇第二十期:春风花草香之父亲
春日温暖的阳光撒向大地时,父亲头戴宽沿帽,身穿一件蓝色中山服,又开始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他那饱经风霜的脸颊虽被岁月洗礼却依然红润健康,他的脸上露着慈祥的微笑,让人感到无比宁静与安详。
年近百岁积极乐观的父亲,让我不由想起童年的时光,想起那刻在心灵深处的往昔岁月。
那是一个寒冬腊月的早上,夜色尚未完全褪去,黎明之前的黑暗如同一层无形的面纱覆盖在周围,一切还显得模糊。
父亲背着一口袋红小豆去县城卖,好换取一些过年的物品。
父亲走街串巷地吆喝着:红小豆,新鲜的红小豆……
父亲的嗓子都快喊哑了,买红小豆的人却寥寥无几。
无奈之下,他步履蹒跚地背着红小豆来到闹市,继续叫卖着。
他早上只吃了两个窝头,此时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
天公还不做美,刚到晌午突然就下起雪来,可是那一袋红豆还剩大半袋。
父亲望着行色匆匆急着赶路的人非常着急。如果不趁着年前把粮食卖个好价钱,他拿什么来给一家人过年?还在上学的小女儿下学期的生活费和学费又该怎么办?
本想着一斤哪怕多卖一角钱,也可以给孩子们买点礼物不是!
如果背着剩下的半袋红豆徒步回家,还要走20里路。对父亲来说,这本不算什么!只是他不忍心再看到老婆、孩子那失望的眼眸。
摸摸干瘪的衣袋,想起瓦缸里的白面老早就已见底,食盐罐也快空了,孩子们的衣服早已落了补丁,他不免有些沮丧。
他早就答应给孩子买二斤蛋糕,二斤块糖。临出发前,老婆还叮嘱他再买几斤猪肉、粉条。
他想着,就算粮食再便宜,卖了总好过背回去。他下定决心,低着头无可奈何地向着粮食收购站走去。
一阵讨价还价,一斤还是比零售少了两角。父亲从商家手里接过卖粮食的那几张纸币,颤颤巍巍从里面抽出一张五元的放在外边兜里,把剩下的钱装进贴身的衣袋。
走出粱店时天快黑了,地上白茫茫一片。
父亲匆匆忙忙买了一些过年的吃食,迈着沉重的步子深一脚浅一脚向家里走去。
就在父亲刚从大马路拐向回家的那条狭窄的小路时,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年轻人把父亲撞倒在地,连人带车一并压在父亲的小腿上。
父亲手里拎着的袋子滚落在地,小伙子刚从父亲身上爬起来,父亲就不顾身上的疼痛吃力地爬向那个袋子。
那可是他给一家人的礼物。
“大叔,你的腿没事吧?”借着白雪折射的微光,年轻人担心地看着父亲。
“小伙子,以后你骑车一定当心。还好撞的是我这样皮糙肉厚的大叔,如果是细皮嫩肉的小姑娘,恐怕就黏上你了。”父亲忍着痛望着面前紧张的小伙子开着玩笑。
“大叔,你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我送你回家吧!”年轻人被父亲逗乐了,微笑着说。
“不用,我还能走。你赶快回家吧!雪天路滑,你一定当心,家里恐怕也等着急了吧!”父亲吃力地爬起来,向前走去。
父亲一瘸一拐地步入家门,妈妈小跑着上前询问:“她爸,你这是怎么了!”
父亲什么也没说,坐上炕头,埋头吃起饭来。
晚上睡觉时,父亲脱下厚重的棉衣、棉裤,妈妈才发现他的身上、腿上有大块的淤青,脚裸处肿得像个大馒头。
过了一个多月,父亲才能正常行走。
不知不觉我到了上高中的年龄,眼看着身边大多数同龄人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了,我何尝不担心。
“大哥,你也60多岁的人了,把四个孩子养大,也算是尽力了。难道你还要供老闺女读高中、读大学不成?”二叔到家里来劝说着父亲。
“一个女孩子早晚也得嫁人,大哥操劳大半辈子,也该歇歇了。”姑姑更是心疼比她大好多的哥哥。
“难得小女儿知道读书,况且成绩还不错。咱们这一辈就是吃了不读书的苦。只要孩子能考上高中,考上大学,就是拼了我这条老命也得供她不是!”
父亲知道弟弟妹妹都是为他好,其实他早已下定决心供小女儿读书。
一路走来,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我迈出校门那一刻,父亲已年逾古稀。
时光易逝,转眼间近30年过去了,近百岁的父亲依然乐观、坚强地独自生活着。平时他总是自己把姐姐们准备好的饭菜放到多用锅里热着吃。到了冬天,他还时常坐在马扎上在灶台前烧火,他最喜欢睡在暖暖的大炕上。
前几天,遇到一个老乡,她老远就喊:“平儿,昨天我在滨湖遇见你爸了,他一边唱歌一边散步。老人家说一天要走一万步,真令人佩服。”
每次听到大家对父亲赞不绝口,我由衷地感到快乐、幸福!
父亲经常对我们说:人这一辈子,别追逐太多,别贪恋太久。最好的财富是身体,最宝贵的资产是健康。只要身体好,平平淡淡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