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天空不曾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我17岁因家庭变故辍学时,在一本书中读到一句话——如果你在错过太阳的时候流了泪,那么你将错过群星了。这句话在年少自怜的我心里特别震撼,在我灰暗的心里,如同一道闪电带给我光亮和希望,也就在那时“泰戈尔”三个字深刻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叶芝说:每天读一句泰戈尔的诗,让我忘记人世间所有的苦痛。
或者我们不一定了解泰戈尔,但我们都被他的诗疗愈过。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请保持心中的善良,
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
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
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
请相信自己的力量,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成一束光,
绽放着所有的美。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因为相信你开始相信了自己。
今天请大家跟着我去走近泰戈尔的世界吧。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他在1913年的时候凭借一部诗集《吉檀迦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也是亚洲的文人第一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的作品除了《吉檀迦利》之外,还有《飞鸟集》《新月集》很受中国读者的欢迎。
《新月集》对于中国文坛,尤其是对中国现代白话诗的创作影响非常大,并且就此诞生了中国的新月诗派。徐志摩和林徽因就属于新月派,《再别康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都叫做新月诗,都受到了泰戈尔很大的影响。
除了诗人的身份之外,泰戈尔在音乐、绘画、教育等等领域都有着非常瞩目的成就,他不光出版了50多部诗集,100多部小说,还有40多部戏剧,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2000多幅画作,2000多首歌曲,其中有两首成为今天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国歌。印度的国歌《人民的意志》和孟加拉国的国歌《金色的孟加拉》,这两首歌曲都由泰戈尔作词作曲。
泰戈尔是印度的孟加拉族,孟加拉语是他的母语,他的作品绝大多数是用孟加拉语写就的。
泰戈尔还是一个教育家,他开办了非常著名的桑地尼克丹国际大学,这所大学是目前印度最好的大学之一,这所大学的前身是泰戈尔在1901年创办的实验小学,并在1921年改为大学。此外,1932年,泰戈尔在他创办的学校旁设立了中国学院。
走入他的人生履历,你会感觉他是一个干什么成什么的超人,我们不禁去想,他究竟有什么样的出身背景,有怎样的成长环境呢?
1.我的存在对我是一个永久的神奇, 这就是生活。
1861年的春天,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那时的印度还是英国的殖民地,但这丝毫不影响泰戈尔家族的富有。他的家族绵延了数代,不光有无数的庄园田产,还有通行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他们有自己的私人团队,还有自己的私人银行,在印度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
印度特别注重种性制度,最高的等级叫婆罗门,第二个等级叫刹地利,第三个等级叫吠舍,第四个等级叫首陀罗。最高的等级就是统治阶级,下面的等级就是底层阶层。但在四个等级之外,其实还有一个阶层叫贱民。这种等级森严,让印度变成一个阶层固化的民族,即使现在的总理曾出生于底层吠舍,但种姓制度还存在于印度社会当中。
泰戈尔所在的家族是印度最高等级的婆罗门,他的父亲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被人们叫做大圣人,在社会各个领域都进行着公益事业的深耕,汇集了很多的底层民众,这些民众很爱戴他。泰戈尔的父母一共有14个孩子,他们都非常出色,有政治家、艺术家、哲学家,甚至还有数学家。
我的存在对我是一个永久的神奇, 这就是生活。泰戈尔是14个孩子当中最小的一个,家人亲昵地称他“拉比”。出生于这样的家庭氛围中,使得泰戈尔从小就受到了超乎于普通人家很多的,顶级文学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后来他会成长为一个文豪,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
泰戈尔虽然是每个家人都钟爱的孩子,但家人对他并不溺爱。他从小跟父母相处的时间非常少,父亲很少在家,一方面要去赚钱,一方面要游走四方播撒福泽。他的母亲属于印度版的王熙凤,要管理整个大家族的各种事务,平时非常繁忙。泰戈尔从小缺失父母的爱,所以在他很多作品中表现出对于母爱的渴望,以及对女性温柔和美丽的赞美和向往。
泰戈尔家庭的家规非常严苛,家里的孩子在10岁之前不允许穿鞋袜,从小就穷养,让他们过最底层穷人的生活,让他们了解民间疾苦,让你光脚走路,脚上磨出茧来,让你感受到人生之不易。
因为家族庞大,父母没办法亲力亲为管教孩子,就由仆人代行家长职责。泰戈尔私下里称仆人为暴君,他从小好动,仆人怕他乱跑,就把他关在屋子里,并且哄骗他说如果出来就会受到神的诅咒。泰戈尔于是不敢出去,这就使得他在童年的时候就对于自由非常渴望,他反感所有的束缚和禁锢。他进过东方学院、师范学院和孟加拉学院,但是他生性自由,厌恶刻板的学校生活,他先后转过四次学。
在这个过程当中,泰戈尔渐渐地对写诗发生了兴趣。他经常观摩哥哥写诗,发现很有意思。因为写诗的过程,其实就是在一定的规范当中,把带有音律的文字填进去,形成一段完整的诗行,跟中国的唐诗宋词的创作非常类似。泰戈尔觉得这种填字游戏很有意思,他也很快地掌握了这种格律诗的写作规律,他从8岁开始写诗,到他14岁的时候就能翻译莎士比亚的诗作。他感觉老师已经教不了他什么知识,该会的他都会了,所以泰戈尔在他14岁的那年坚持退了学。
退学后,泰戈尔的父母就在家里为他开设学堂,给他安排非常繁重的文化知识科目,还有拳击体操等体育课程。泰戈尔每天起早贪黑,没有任何休息的时间。他的父母因势利导,如果他不想学习,就给他安排体育类的课程。
2.我的眼里下着雨,心却为你撑着伞,这就是爱情
泰戈尔每天在家里写诗,父母觉得不能让儿子蹉跎岁月,就决定送他到英国留学。为了帮助他尽快熟悉英国的风俗和礼仪,父母给他找了一位女老师。当时,泰戈尔18岁,女老师比他大两岁,父母安排女孩住在家里。18岁的泰戈尔情窦初开,他渐渐地对这个叫娜丽塔的老师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但泰戈尔不敢向女老师表白,只默默藏在心里,并且默默地为她写了一部长篇叙事诗,这也是泰戈尔的第一部长篇叙事诗《诗人的故事》。
这个诗写完之后,泰戈尔并没有马上拿给娜丽塔看,等到这部作品辗转到了娜丽塔手里时,她已经嫁给一个比她大20岁的男人。这个女孩芳颜薄命,结婚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娜丽塔跟泰戈尔的人生交集很短暂,但她却深深地埋在了泰戈尔的心里。短暂的初恋成为泰戈尔内心不灭的女神符号,直到他即将告别尘寰的80多岁,依然为娜丽塔写道——她走了,却在我枯燥的经纬线上,绣上瑰丽的花边,让我日夜充满幸福。
1878年,他遵照父兄的意愿赴英国留学,最初学习法律,但他不喜欢法律,于是转入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泰戈尔在英国生活了一年,父母希望他在大学拿一个学位,结果他在学校待了三个月就辍学,没有完成学校的正规学习课程,没有拿到任何学位,一个大文豪他甚至连一个小学毕业证书都没有。
从英国回到印度之后,他就被父亲派到乡村去管理庄园和田地,这个时期,他开始大量地文学创作。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亲给他安排了一桩婚事,对方是门当户对的婆罗门家族的女儿。有些好笑的是,未婚妻是个只有10岁的女孩,而泰戈尔已经22岁。泰戈尔不知道该怎么跟这个小女孩相处,因为忘不了初恋娜丽塔,他给小妻子改名为娜丽尼。娜丽尼陪伴了泰戈尔20多年,堪称贤妻良母,不仅努力操持着各种家务,还给泰戈尔生育了五个儿女。她是一个合格的妻子,这一点很打动泰戈尔。
泰戈尔看着日渐长大的妻子,感情也日渐浓厚。在此期间,他的文学作品也在不断出版,这使得他不再依靠家族,完全依靠文学出版,就能让自己和家人过上优渥的生活。
可就在他的生活蒸蒸日上的时候,妻子娜丽尼猝然离世,年仅32岁。妻子的离世对泰戈尔打击巨大,从此没有再婚,独自抚育着五个儿女。有这些经历的影响,他写下很多充满童趣的诗作,去滋养那些失去了母亲的孩子们的心田。1907年,他最喜欢的小儿子因病去世,而在此之前,他的一个女儿也去世了。家人的不断去世,却让他的人生变得更为厚重。
其实他第一次面对的死亡是他的五嫂,五嫂嫁到他们家时也是一个小女孩,五嫂比泰戈尔大两岁,可以说泰戈尔是和五嫂一起长大的,他们的感情很深,后来这个五嫂二十五六岁的时候自杀了。这件事对青年时代的泰戈尔影响巨大,他由此开始思考生和死的意义。
3. 生如夏花之绚烂
当一个文人开始思考生死的时候,他的作品就变得深邃。而当他的妻子、女儿、最爱的小儿子相继去世之后,他的人生观也由此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的作品慢慢转型。所以在1910年的时候,写下了代表作《吉檀迦利》。这部作品是由他的母语孟加拉语写的,有157首诗作。
后来他把这些诗作翻译成英文,就把很多诗作合并了。我们现在看到泰戈尔的很多诗,会觉得怎么就几句话,感觉更像是语录。157首的短语金句被合并成51首英文诗,而他一开始创作的《吉檀迦利》是用格律诗的方式去写作的,类似于他用唐诗宋词的方式创作出来的诗,后来翻译成英文之后就变成自由诗,根本看不出来原有的美感。
因为一旦翻译,文字本身的精妙就损失了50%以上,翻译只能够让你看到这个诗作表达的意思。关键是这个意思本身就很没有意思,比如我们的唐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翻译成英文是很简单的一个东西,但我们的唐诗宋词它“重形式,轻内容”,文学形式是没有办法翻译的。同样,孟加拉语写的格律诗之精妙,外国人怎么会懂呢?你不掌握这门语言,就不能了解到作品的真正状态。比如普希金的俄文诗作翻译成中文,我们很多时候读起来觉得不过尔尔,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俄文,所以不知道它有哪些格律在里面,它有哪些内在语在里面,这是语言之间的无形的一堵墙。
所以,泰戈尔自己翻译自己的作品,翻译成了51首英文诗《吉檀迦利》,正是这样一部作品,让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他人生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不光是他,也是当时处于积贫积弱的东方国家能够为之一振的历史事件。
印度当时是英国殖民地,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泰戈尔获得文学奖代表着这些殖民地区人们的觉醒,他们的独立意识,以及他们在文学上可能被他的宗主国,或者被西方列强平等看待了。
那么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为什么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呢?一个印度诗人,写了一些诗在印度流传,怎么可能被西方所看到呢?当时一位英国诗人偶然看到《吉檀迦利》觉得不错,就带到英国小范围出版,然后被大作家叶芝看到了。叶芝是爱尔兰诗人,他的作品当时在欧洲社会极为流行,可以说他是当时西方主流文学当中的代表人物。其实,叶芝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但他得奖的时间比泰戈尔晚10年。叶芝在西方社会有极大的影响力,而当时泰戈尔在西方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叶芝看到《吉檀迦利》之后极为喜欢,他亲自为《吉檀迦利》做序,在西方出版。他在序言里,把泰戈尔和但丁相提并论,但丁是什么人?西方文学泰斗。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称为“文艺复兴三巨头”,但丁个人的声望在西方社会是无以复加的。叶芝不仅把泰戈尔比喻成但丁,还不惜自降身价,说“在他面前我就像一个拿着棍棒的野人”,说泰戈尔是圣人。叶芝这样不遗余力地推广《吉檀迦利》,这个诗集迅速在西方社会流行。
爱因斯坦和泰戈尔所以说,你想让别人觉得你很牛,首先你自己必须得牛,其次是有人说你牛,第三是说你牛的人得牛,这三点缺一不可。甚至于,在这三点当中,你自己牛不牛都无所谓,只要有一个很牛的人说你牛就够了。泰戈尔就遇到这么一个知音,叶芝非常执着地推广他的诗集。
泰戈尔的英文很好,诗集又是他自己翻译,西方社会的人们阅读没有任何障碍,诗集中蕴含着很多西方人没有接触过的东方宗教和文化的元素,让他们觉得很神秘。当时的西方社会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化带来物质的大发展大繁荣,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精神的极度空虚。这时候西方人读到《吉檀迦利》这样的诗集,滋养了很多人空虚的心灵,泰戈尔和他的文字成为了许多人的精神寄托。当时西方社会把泰戈尔称为圣人,很多人士视其为精神领袖。所以,在此之后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就顺理成章了,因为他被西方主流社会接纳了。
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殖民地来的文人获得了这一奖项,使得当时的印度举国沸腾。所以,一个500人的祝贺团,涵盖印度上流阶层的各行各业人物,前往泰戈尔家中祝贺。
泰戈尔却极为冷淡,他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我最困难的时候不需要帮助,最痛苦的时候不需要安慰,所以,现在我获得了这样一个奖,我也不需要你们的祝贺和致敬。
这话说得太牛了,这才是精神领袖应该说的话,倒不是说文人的清高,某种意义上,像他这种层次的文人领袖,包括那些著名的艺术家、文学家,保持个性是非常必要的,这种个性本身就是他文学风格的一部分,就是人们喜欢他的一部分。
其实,这恰恰表现出泰戈尔从小的叛逆,他从小就不愿意接受学校教育,因为他觉得学校是一个监牢,有各种各样的秩序禁锢人类的思想,没有办法培养出真正的高精尖的人才。所以,泰戈尔终其一生没有拿过一个学位,他连小学的毕业证都没有,这就是他牛的地方。他说过一句话更加掷地有声,他说:“我宁可越狱而死,也不想做最优秀的囚徒。”
为了打破学校教育的刻板和沉闷,他把自己全部的积蓄,包括诺贝尔奖的奖金,他名下的所有田产和房产都变卖了,还从他父亲那借了一笔钱,然后投资兴建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当时建起来是一所小学,就10个老师,各种各样的人,有西方的人,有美国人,有传教士,有印度本土人,各种各样各色人等。学校没有没有教室,没有围墙,老师和学生在树下静坐,坐而论道。
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执灯的人,他是坚韧地站在黑暗当中呢学校建起来之后,被当时印度教育界的很多人嘲讽、批判,但是泰戈尔很轴,他一如既往地坚持这种教育。在他的坚持和经营下,这个学校在十年之后发展成印度最好的大学之一——桑地尼克丹国际大学。
4. 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用自己的叛逆不羁,为自己塑造了一个教育改革家的形象。在这个改革家之外呢,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身份,就是革命者,他非常支持印度当时的独立运动。为了支持印度革命,他不光奉献出自己的钱财,而且在文字作品和音乐作品上一直奉献他的才华。他不光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而且创作大量的革命歌曲,《人民的意志》成为印度国歌,《金色孟加拉》成为孟加拉国歌。
泰戈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为两个国家写过歌的人,他身上有很多第一次,但也是他的革命者形象成了他人生当中的一个滑铁卢。
印度后来的革命变得越来越激进和荒诞,很多年轻人为了所谓的激进革命,放弃学业,聚集起来打砸抢外国工厂,焚烧外国机器设备,号召人们用身体作为武器去卧轨,以抵制英国的火车,或者让英国火车出轨。这样的革命已经变质了。泰戈尔目睹这些之后,看到过去非常理想主义的革命队伍,混杂进越来越多居心叵测的人。泰戈尔开始反思革命,艰难地站在革命对立面,他当时说了一句值得所有激进革命的国家应该思考的一句话——毁灭能等同于建设吗?打砸抢烧哪一件事情是道德的?哪一件事情能使民族富强?
一个人成熟成长的重要的标志,就是他意识到要摧毁一件事情很容易,要建立一件事情非常难。打、砸、抢、烧,这是违反法律的。他说哪一件事情是道德的,哪一件事情能使国家富强?当时,泰戈尔意识到革命不应该是这样的,他的声音很理性,而且发表了很多的言论和文章,但是在革命极为狂热的情况下,在印度全民已经沸腾的情况下,泰戈尔这样的声音只会为他自己招来无数的质疑和攻击,甚至谩骂。泰戈尔的身份,就由之前的国家革命者的象征,一个圣人的形象,一下遭遇了滑铁卢,变成了众矢之的。
虽然他曾经为了革命做出了很多贡献,一直捐钱捐物,他曾经因为英国屠杀印度人民,把所有英国皇室给予他的爵位勋章,全部退还给英国。他还支持过圣雄甘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狂热的革命中,他这种理性的声音是没有市场的,反而瞬间就被这个洪流所裹挟,这使得泰戈尔不得不离开印度,远离洪流。
离开洪流,泰戈尔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三个篇章,那就是孤独的旅行者和演说家。他接下来就开始周游列国,在很多国家开始他的演说家生涯。他基本上去过所有的主流国家,包括中国。但这个过程其实很不顺利。比如说,因为印度人的黑皮肤,他在很多国家的海关被拘禁在小黑屋。他是这样一个人,他在东方的印度,不遗余力地宣传西方的科学,他在中国也宣传西方的科学,但是他到了西方之后,又会不遗余力地宣传东方的文化。
他很纯粹。不会因为你想听什么就跟你说什么,如果他油滑一些,他可以在印度大谈印度独立、印度革命,高度赞扬那些打、砸、抢、烧的人,为他们鼓与呼,他大可以这么做;然后去往西方高喊民主自由,高喊科学万岁。他可以说西方人爱听的话,到印度说印度人爱听的话,这是今天很多人在做的事情,但是泰戈尔之类的文人,包括鲁迅他也不会说这样的话,他只会说实话。所以渐渐地,泰戈尔在印度不被人喜欢,他到了西方,因为他不遗余力的宣传东方文化,被看作是东方的间谍。
他在意大利演讲的时候,因为不懂意大利语,他就说英语,因为语言的隔阂,他差点儿就被莫索里尼利用,差点就成为纳粹的一个宣传工具。
他是这样的一个圣人,但是他又是一个到哪都不被欢迎的人,在他的人生的后半程,一个到哪都说实话的人,坚持他的理想和信念,他这一生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泰戈尔还是比较高寿的,活了80岁,病逝于印度的乡村。他这一生非常求真务实,不愿意迎合受众。
其实这样有个性的人你只有远离他的情况之下,你才会真正喜欢他,你真的和他生活在一起,你会很难过很难熬的,因为他很难让你感受到一种认同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当精神已经高贵到一定份上的时候,你身边一定是没有朋友的。
纵观泰戈尔的一生,《吉檀迦利·12》最符合他的人生写照,他经历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吉檀迦利·12》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冰心翻译的,它更像是散文,
第二个是郑振铎翻译的,它更中国风一点,更简洁明了,更接近于泰戈尔原诗的那个感觉。
今天我们看到泰戈尔很多的文学作品,是他留给我们的文学遗产,我们应该很好地去珍惜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