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贯通想法国学文化经典
以道为追求的人生——论语连载贯通80

以道为追求的人生——论语连载贯通80

作者: 璞文1 | 来源:发表于2019-04-15 09:04 被阅读5次

上面讨论了如何修仁,如何提升一个人的修养,要念念在兹,要如切如琢,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下面我们接着讨论,一个人要以道为人生追求。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人类的特征,是要凑成群、结成党的,这个人的心地如何,品性如何,动机如何,看他的结党就知道了。你看各种结党,多以名利为动机,而君子以道为目标,所以和而不同。因此,”观过,斯知仁矣“,从各种结党的动机,你就能看出这个人是不是以仁为修养目标。这句话,解释的人也多犯有错误,说看整个团体犯的错误,就知道个人犯的错误,显然翻译得很牵强。

“朝闻道,夕死可矣。”前面讲修仁的功夫,其修养目标是什么呢?应该以道为目标,而不是以利益结党为目标。这个道,显然不是简单的仁的修养,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那个道。如果是简单的人生修养,没有必要弄得那么严重,值得马上去死。

在《论语》中,孔子很少提到道,只是劝化,讲安身立命的基本人伦道理。但孔子是以道为归依的,所有一切的目标,还是为了道。这一点,是孔子思想的根基,我们不能因为讲得少,就把《论语》看看成一本简单的人伦教化的书,要看到孔子思想的立足点。

一个以道为目标的人,显然不在意名与利,所以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如果你一边想办道,一边还讨讨厌粗衣恶食,那你也办不了道了。

我们把4.3--4.9这一个段落整体贯串了一遍。这个段落从仁者的好恶,讲到仁者如何修养自己,最后以仁者要以道为目标来结束。明天,我们来讨论”义“这个话题。

相关文章

  • 以道为追求的人生——论语连载贯通80

    上面讨论了如何修仁,如何提升一个人的修养,要念念在兹,要如切如琢,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下面我们接着讨论,...

  • 吾道一以贯之

    《论语》有云:“吾道一以贯之。”以“一”来贯通我所有的道。孔子所说道是“忠”和“恕”。我却把题目这句话理解为我们做...

  • “游艺斋”的由来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

  • 一以贯之的道——论语贯通84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精读论语第六天摘抄

    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 释义: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

  • “热情明志 修德美行”校训解读

    “热情明志 修德美行”语出《论语》:“志于道,据于德”。意思是: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 以此为校训,...

  • 我的作品

    《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释义: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

  • 圣人以无为法为本—论语贯通06

    我们一直在试图理解,什么是圣人这个概念。因为这是理解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

  • 每日一语

    “(80)说人性”。有耻且格。有耻且格,谓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出自孔子《论语·为政》:“道之以德...

  • 道贵中庸——论语贯通109

    6.26-6.30是《雍也》篇最后一个段落,对为政做总结,强调为政之道,最难的是道行中庸。 6•26 宰我问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道为追求的人生——论语连载贯通8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ey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