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贯通成长励志国学文化经典
一以贯之的道——论语贯通84

一以贯之的道——论语贯通84

作者: 璞文1 | 来源:发表于2019-04-19 09:25 被阅读12次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前面我们探讨了“仁”,也探讨了“义”,现在对这“仁”、“义”做一个总结。“仁”是人与人之间的态度,“义”是人与人之间的尺度,这二个范畴都是形而下的,其根本都是一个字--“道”,是形而上的道。所以,讲到这里,文章把“仁”与“义”这二个字贯穿起来,说“吾道一以贯之”,当然是用道来贯穿,用形而上的东西,才可以“一以贯之”,形而下的东西都有边界,做不到这一点。

一以贯之的道——论语贯通84

巧妙的是后面曾参的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曾子?因为孔子的继承人是他。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曾子改成“忠恕”二个字?因为道没办法讲,只好讲忠恕。忠恕二个字有边界的,形而下的范畴,显然不可能一以贯之,不可能对“仁”与“义”这二个概念做总结。“忠恕”只是处世的态度与方法,修身的态度与方法。这里颇有点“释迦拈花,迦叶微笑”的味道,道 讲不出来,只能会于心,对别人只好讲“忠恕”二个字。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总结仁与义的修养,根本分歧点在对利益的看法,在心地的出发点。修养自己,要从仁义出发,而不能从利益出发。从利益出发,就不要谈修养了,只会因利而动。所以修养自己,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一以贯之的道,还是要从基本修养功夫做起。

相关文章

  • 一以贯之的道——论语贯通84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吾道一以贯之

    《论语》有云:“吾道一以贯之。”以“一”来贯通我所有的道。孔子所说道是“忠”和“恕”。我却把题目这句话理解为我们做...

  • 读书笔记 孔子一以贯之的是什么?

    1 《论语》中有两个地方提到,孔子之道一以贯之。 在《论语四、里仁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 读“吾道一以贯之”所引发的思考

    “吾道一以贯之”出自于《论语里仁》。原文的内容是这样的,“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门...

  • 读《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

    一以贯之 注释: 贯:贯穿。 释义: 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原文:《论语·里仁》(4...

  • 一以贯之—论语贯通07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那当然不可能是懂得一个简单的道理,就值得去死了,如果孔子懂得一个简单的道理,早上知道...

  • 致良知学习(1)

    1、“一以贯之”,出自《论语》,意为: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毛笔字中哪个字最难写?答案是“...

  • 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 陈建军 《论语》里仁篇第15章是这样记的:“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

  • “一以贯之”论

    一以贯之语出《论语》。一则在里仁篇,原文是——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

  • 忠恕之道

    如何用一句话抓住《论语》核心? 忠恕之道 1. 《论语》孔子对曾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夫子之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以贯之的道——论语贯通8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if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