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1 翻腾四海 四海书斋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凡是一个重要概念,都会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他的某一个概念,解释到最后,都要说一说它的“本质”。礼亦是如此,如果孔子所谓的礼,若仅仅是指具体的礼仪规范和国家的各项根本制度,那这个概念就有些肤浅了,也就不足以称为孔子思想的核心。
礼,必须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使其丰富完备,使其有一个“本质”的内涵,从而与人类社会的一些重量级的大问题产生联系,使这个“礼”看起来高大权威且完美得无懈可击。而这一工作,主要是由孔子的诸位高徒及其后学,还有战国时的孟子、荀子等儒家大宗来完成的。
【林放问礼之本】
0736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孙,通逊。
固,陋也,简陋、不华美之意。
030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因为“奢则不孙,俭则固”,奢、俭皆不够好。但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行礼之时,“与其奢也,宁俭”,和“与其不孙也,宁固”是一个意思。
易,和易、平易。《礼记》上记载:
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
前人认为,孔子所谓的“易”即是子路所谓的“哀不足而礼有余”,办丧事时诸事妥当,礼节周到,行事和易,但作为子女却没有哀戚之情,这样反倒不如礼不足而哀有余。所以,丧,与其易也,宁戚。但是将丧礼形容为“平易、和易”不太妥当,也很少有人用这两个词来形容丧事。
对于这里的“易”,兄弟的一位同学有一种新的解释,似乎较为合理。他认为“易”当作“昜”,昜,读作扬,开也,光也,飞扬也,昜是扬的本字。最近海昏侯墓出土的《齐论·知道》一篇,开头就是“孔子知道之昜也”,昜大概就是光辉灿烂、飞扬宏伟的意思,孔子明白“道”是个伟大光辉正确的东西。可见,《论语》中本就有“昜”字,而这里的“丧,与其易也”本应写作“丧,与其昜也”,后人不认识“昜”,所以抄错为“易”。“丧,与其昜也,宁戚”即是指有些子女将父母的丧事办得风光隆重,场面宏大,甚至有些奢侈,每个环节都合乎礼的要求,而子女们却没有哀戚之情。 孔子说,与其这样,他宁愿将丧事办得简陋寒酸一些,而子女却真情流露,心内充满哀戚,这就是“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问礼之本,这里的礼之本,即是礼的本质,礼的根本原则。孔子称其为“大哉问”,可见这是一个重量极的根本性的问题。这里的“哉”也是助词,与“鲜矣仁”和“富哉言乎”是一个情形,以表达字句中应有之神情。如果孔子只是说“大问”,只是简单地表达出孔子的意思是说,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而多了一个“哉”,我们在千百年之后,仿佛可以看到孔子当时的神情是严肃的,对林放的这个问题是极为重视的,“这真是一个很大、很重要的问题啊”,孔子在说出这句话时,或许停顿了一会,言辞间有诸多感慨。之后,才正重其事地对林放说出什么是礼之本。
【真正的礼之本】
孔子回答林放的问题,说礼之本是“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其实这只能算是礼的一个小的原则,不是礼的本质含义,不能称为礼最根本的原则。
那么礼的本质是什么呢?古人云:礼者,别也。礼最本质的含义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差别,用今天的话来说,不仅是政治地位与财富上的差别,不同的人其所言所行所用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有差别的。八佾舞于庭,以雍彻,旅于泰山,这些是天子才有资格做的,而三桓为之,便是违礼,因为他打破了天子与诸侯、大夫之间的差别。
0627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215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屡次说“约之以礼”,还说“勇而无礼则乱”颜回也曾说夫子“约我以礼”,可见孔子时常教导弟子要谨守礼仪。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能时刻以礼来约束自己,便“可以弗畔(同叛)”不叛便是下不犯上,贱不妨贵,这才是礼的本质。
【阶级存在的理论依据】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自文明诞生以来,这便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同时它也是最富有争议且至今尚无定论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如同哲学上那些著名的问题一样(我是谁?我生从何来,死将何往?我与宇宙的关系如何?),具有永恒的魅力,一直吸引着人们去思考,去寻求答案。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外乎两类,要么是相互平等,要么就是不平等。所以,这个问题也可以表述为:人类社会之中是否应该有阶级存在?对于这个问题,人类之中的菁英都曾思考过,且给出了各自的答案。佛祖提倡众生平等,墨子要非攻兼爱,马克思要使阶级和国家最终消亡,而孔子呢,则力主维护阶级差别的存在。
实际上,孔子之时的天下是无道的,他欲使天下有道、邦有道的努力——堕三都是失败的,为什么会失败?有人将孔子的失败归咎于他的指导思想——“礼”,因为礼的本质是“别”,它承认并维护阶级的存在,这是违背人性的。孔子维护阶级差别的存在,违背人性,最终难逃失败之命运。
今天,人们提倡自由、平等、博爱,这些资产阶级的民主理论相当完备,完备得无懈可击。这些观念,真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仿佛人与人之间真的就应该是平等的,阶级真的就不应该存在于社会之中。与古人的贵贱有别、尊卑有等相比,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确实是进步的、美好的。承认、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确实是落后的、丑陋的。但是,进步、落后,美好、丑陋,这些仅是理想层面上的,哲学上所谓的“应然”,人们都承认应该是这样,但实际上操作起来可行吗?切于实际吗?人们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渴望人人平等吗?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其所要付出的代价,人类可以承受吗?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切问题,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人人平等,如此善良的美好的理想,古人没有吗?当然有!人与人之间是不是应该相互平等,如何才能实现?到底能不能实现?这些重大的问题,难道古人没有思考过吗?当然有!可是古人为什么放弃了追求人人平等,而选择阶级的存在作为人类社会应有的状态呢?为什么“尊卑有等,贵贱有别”这种观念能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呢?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古人虚伪、愚蠢。关于人人平等,西方人发展出一套完备的理论来支持。而古人同样发展出一套理论来支持阶级存在的合理性,这些理论同样完备,让人看了之后,同样觉得无懈可击(至少我是这么认为)。
【荀子论礼】
荀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个大理论家。
关于礼的本质及起源,关于阶级存在的必然性,古人有着精辟详密的论述,其中佼佼者当属荀子。他说:
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
天在上,地在下,所以天尊地卑。明王治国,亦依此制。否则,两个人地位势力相当,谁也不会服谁。如兄弟俩,相差不了几岁,在一起就经常打架。父子则不然,父教子,子孝父,这是事理之当然,只要是人类社会,都是这样。因此,人与人之间有贵贱之别,如同父子、天地之尊卑有别一样,这是天数。
此外,荀子还从功用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要贵贱有别,为什么类社会要有阶级差别的存在。
一,人类社会有阶级差别,是生存于自然界的前提。
(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人为万物之灵长,众生之中最贵者也。但人力气没有牛大,速度没有马快,牛马却为人所役使,为什么呢?因为人是群居性动物,能团结为一个整体。分则势弱,齐则势强。如蒙古人在统一之前,各个部落相争,如同一盘散沙,而统一之后,服金灭宋,又向西向北,竟能征服大半个欧亚大陆。如明末之时,女真各部受明朝离间,内斗不止。清太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征战三十余年,统一女真各部之后,能与大明分庭抗礼,最后竟入主中原,这皆是统一之功。
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
那么人是因为什么能够群居,结为一体呢?就是人与人之间有等级分别。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有人作领导,就得有人被领导。领头人指挥有方得力,被领导者服从命令,这样,人们才能团结一心,克服困难。因此,妇必从夫,子必听父,臣必忠君,用今天的话来说,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地方必须听命中央。
对人群作出这样的区分,依据是什么呢?那便是义,即君臣之义,父子之义,夫妇之义。人群有君臣、父子、夫妇之别,然后能和谐相处,如此才可统一,劲往一处使。因此,人类才会能力强大,战胜野兽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生存繁衍。
二,人类有阶级差别,是合理利用资源的需要。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类的产品,都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求是无限的,再加上人口众多,资源如何分配?这是一个问题。解决不好,人们必然会陷入无休止的纷争。怎么办呢?礼就是那个解决方案。人有贵贱之别,车马有限,则天子车大马多,诸侯车小马少,而庶人甚至是没有资格乘车马。衣食有限,则王侯贵族衣锦食肉,庶人只能粗茶淡饭。这样,欲不穷于物,物也不屈于欲。
有一部电影叫《雪国列车》,它通篇所讲的就是一个问题,为了分配有限的资源,人类必须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在有限的资源面前,人类离不开阶级差别。
【追求人人平等才是违背人性】
今天人人平等的观念大行其道,说什么凡是打破人人平等的制度都是违背人性的。其实,我要说,追求人人平等才是违背人性的。追求人人平等,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这不过是挂在嘴边的美好的理想而已。扪心自问,提倡人人平等的人,你的日常所作所为,是不是真的为了这一理想的实现?是不是有助于这一理想的实现?真实的情形是不是你的所作所作都是与这一理想背道而驰呢?恐怕还是后者居多。
人们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哪个农民愿意让自己的子女继续做农民?哪个住豪宅的不想让自己的子女继续住豪宅?有谁愿意在工地上挥汗如雨?有谁愿意贪黑起早去扫大街?谁不想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喝茶看报?所以说,打破平等,做人上之人,这才是真人性。太史公“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缘人情,依人性,这才是真知灼见也!
太史公的很多话,看似通俗,但值得我们深思。
【立于礼】
020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0808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61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2003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子三十而立,有人以为“立”是指立于礼,兄弟不同意这种说法,孔子三十而立,是指他学有所成,能立足于社会,却不是说他三十能“立于礼”。虽然孔子曾说过“立于礼”,对伯鱼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又说“不知礼,无以立”,却与“三十而立”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那么这个“立于礼”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兄弟以为,此处的“立”是“有位”的之意,立于礼,即是依据礼,才能找到适于自己的位置而立于人群之中。因为礼的本质就是阶级差别,约束人们一切活动的仪文之礼乃是实现这一差别的保障。礼规定了君臣父子之别,规定了君子小人之分,你认清了自己是君,才能立于君之位。你认清了自己是臣,才能立于君之位。你认清了自己是父,就要爱子教子,以身作则。你认清了自己是子,就要孝亲敬长,劳而不怨。你认清了自己是有位之君子,才能立于君子之位。你认清了自己是微贱之小人,才能立于小人之位。
礼规定了你在这个社会所处的位置,也规定了在这个位置之上的所行所言。君子,当然要养尊处优,但也要勤政爱民。小人,当然要奉养君子,还要安分守己。一个人不学礼,不知礼,就会心有不甘而四处碰壁,皆是因为他不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不接受自己所处的位置,所以“无以立”也。
兄弟曾经看过一部美国西部片,里面的一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再联系到孔子的立于礼,对这句话就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无能与渺小,是需要勇气的。
我们有的是面对困难的勇敢,却缺少这种认识到自己的无能与渺小的勇气。认识到自己的无能与渺小,安于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本本分分,遵纪守法,这是需要勇气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