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李清南

作者: 围墙里 | 来源:发表于2024-05-30 12:09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微信公众号,首发ID:围墙里。文责自负」


“老旧的公共汽车摇晃着前行,埋头写作的间歇,李清南忍不住想,与乘坐同一趟车的人,见一直在写字,是否会猜测的身份:是一个52岁的农民,还是一个小说家。”

第一章

李清南已经和妻子分居两地50天了。

分开的这段日子,是李清南这辈子最快乐的时光。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简单准备个午餐,就出门乘坐364路公交车前往县城图书馆,在里面待上一整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路作家的名著散文。

每次踏进图书馆,都像是一次洗礼。李清南常常忘记吃饭,边看边发出惊叹,这些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怎么写得这么好,无论是日常的生活琐碎,还是晦涩难懂的大道理,他们总能通过犀利而优美的文字,准确地传达给没上过什么学的李清南。

这让一辈子漂泊打工的李清南既开心又懊恼。

他开心自己人过五十,还能有如此丰富的时间去读书,去追寻年少时的作家梦。李清南把图书馆比作成熟的麦田,他每天就像收割麦子一样卖力,一字字一行行一页页一本本,麻利爽快地装进大脑。

每次迎着夕阳回到家,李清南都会拿出纸和笔,坐在院子里的柴火堆上开始写作,用李清南的话来说就是,他是一名农民,坐在干柴上他的灵感之火才会冒出来。

李清南用不惯手机和电脑打字,他更喜欢一笔一划地写下那些故事,看着满满一页的文字,比吃了一碗红烧肉还高兴。一边阅读一边写作,这是他以前不敢奢求的生活,这曾是他的梦。

开心的同时也伴随着懊恼。李清南时常会想起以前在工地干活的时光,每天与尘土为伴,飞沙为友,使一座座高楼大厦竖立在不同的城市里,可自己的高楼又在哪里呢?

那真是枯燥乏味的生活啊,白天忙得焦头烂额,晚上工友们拉着喝酒吹牛,在一次次碰杯声中,熬过一个个黑夜,循环往复。

可即便这样,李清南还是会抽出时间看会小说,写点文字。工友们自然是嘲笑他不干正经事,李清南也只是笑笑没说话。四处打工的那些年,他写过几篇小说,也投过几次稿,无一例外全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李清南的期待也在一车车水泥中逐渐消散。

“我认命了,这辈子注定与当作家无缘了。”李清南时常发出这样的感叹。

本以为自己会一直这么干下去,直到老了干不动为止。两年前,李清南不慎被倒塌的水泥堆压坏了腿,治好以后就留下了后遗症,一瘸一拐的,不便长时间走路。

腿上有毛病,工头怕出事不肯要他,打工没了着落,他就索性收拾行李回了老家,结束了漂泊无依的打工生活。

李清南的老家是一片平原,常年种着麦子和玉米,李清南想,光靠种地是不行的,自己必须得找点其他事情干。那时候,村子里流行种果树,李清南和妻子一商量,便承包了几亩土地,种起了桃子。

干了一辈子泥瓦匠的李清南,哪里懂得种果树,他常常请人吃饭喝酒吸取经验,打听行情,最后桃子没收成多少,请客吃饭倒花了不少钱。

李清南觉得自己的人生一片灰暗。

有一天,李清南去村口小卖铺买烟,无意中看到老板桌子上有一本杂志,便随手翻了翻,这一翻,也顺便把李清南的人生翻了一页。

第二章

李清南觉得杂志上有篇文章的名字很眼熟,细看内容,果然就是自己曾经投稿无果的小说。

他记得很清楚,他写的是自己的妈妈,他妈妈一米七的大个子,每天带他去集市上卖自己编织的花篮,闲暇时会带他去小河边抓鱼捞虾,小说的很多细节都对得上,李清南确定这就是自己的作品。他看了眼作者一栏--佚名。

“这什么人,偷摸着登了我的小说,还不写我的名字。”李清南有些激动。与此同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李清南内心升起,“或许这是老天对我的启示吗?在我新事业发展不顺时,为我指明一个方向。”

李清南心想,“我,是不是应该去写作!”

李清南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自己已经年过五十,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这个时候再去写作,能行吗?这不让外人笑话。

回到家,李清南默默抽着烟想着心事,晚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就这样一直熬到天亮。当钟声响起第5声的时候,李清南做出了决定,自己这辈子不能就这么窝囊地度过。

我要写作!

李清南把妻子喊醒,说有重要的事商量,妻子不情愿地坐起来。

李清南本来准备了很多说辞,例如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不是活了多长时间,而是活出了怎样的精彩,人生的意义不是长度而是质量等等。

但是看着妻子睡眼惺忪还一脸不耐烦的样子,李清南话到嘴边却有些说不出来。最后,他只说了句:“我不想再种桃子了,反正也种不明白,我决定从今以后开始写小说。”

妻子没说话,她怔怔地看着李清南,不敢相信这是和自己结婚二十多年的丈夫说的话。

李清南也没再多言,只是沉默地等待着,等着妻子表态。

李清南已经想好了,无论妻子说什么,他都会坚持自己的想法。这么多年来他从未如此坚定地想要做一件事。

空气里是令人浑身发痒的沉默。

过了一会,妻子丢下一句“我不同意”就躺下了。

没有想象中的激烈争吵,也没有针锋相对的辩论,有的只是和过往几十年一样的冷淡。

第三章

李清南觉得妻子从未爱过他。

李清南是个比较浪漫的人,谈恋爱那会他经常会给妻子准备一些小惊喜,送个项链了,编个爱心形状的花篮了,但妻子每次都是一笑而过,或者就是默默收下不回应。

李清南以为妻子只是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慢热,时间长了就好了。

没想到结了婚,妻子还是一副无欲无求,对自己爱答不理的样子。后来李清南才明白这是性冷淡,对什么都无所谓。

他想起曾看过的一篇心理学的文章,他觉得妻子就是文章中所描述的回避型依恋人格,情感淡漠,对什么都不悲不喜,也无法与他人保持亲密,或者只是维持表面的亲密,但其实心里谁都不在乎。

李清南的热情得不到回应,他也没了心气,他有想过离婚,可那时候他外出打工,父亲年轻时犯事在监狱熬死了,母亲去世前瘫痪无人照顾,都只能依靠妻子。虽说妻子性格冷淡,但还是挺负责的,婚后,家里的一切大小事都整理得井井有条,这让外出打工的李清南省了不少心。

还有一点,他俩没孩子,到医院检查一切正常,但就是怀不上。按照村里老人的说法,李清南父亲犯事后他家遭受了诅咒,注定无后。

即便这样,妻子也没想过离婚,就这么一直过了下去。

到底是她不嫌弃我呢,还是她对这一切都无感,怎么样都可以。李清南不知道,也想不明白。他一边厌恶妻子的冷淡,一边感激她的负责,人就是这么矛盾,将就着过吧。

第二天早上,妻子喊李清南去桃园,李清南不去,他再次重申了自己的决定,妻子这次没有回避,只是看着他的眼睛又问了一遍,李清南面不改色,神情庄重。

妻子回到房间开始收拾衣服,不一会,妻子拉着行李箱面无表情地表示,既然李清南不愿意种桃子,那自己也不干了,她要上城里打工,直到李清南想清楚为止。话语冷静而决绝。

李清南本以为妻子会说出离婚两个字,但好在只是出门打工,就像年轻时的自己那样,李清南松了口气,没说话,扭过脸不看她。

妻子头也不回地走了,行李箱的轮子和地面摩擦的声音像是一声声低沉的怒吼,又像是新生活到来的钟声。

李清南看着妻子冷漠的背影,没有动弹,他受够了这样的生活,他必须为自己活一次。

第四章

50天的快乐时光一晃而过。

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时,李清南正在图书馆看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他觉得小说写的就是他自己,他深深地沉浸在故事中,想象着自己像主人公一样勇敢地追寻自己的梦想。

可妻子的一通电话把他拉回了现实。

妻子的语气像往常一样平静,告诉他有件重要的事情得当面说,让他按照短信的地址晚上去找她。

李清南心里打鼓,这么多天都没给自己打过一次电话的妻子,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非得当面说。重病?找到新欢了?还是离婚?李清南摇摇头,继续看小说。

十分钟过去了,李清南一个字也没看进去。果然,人一旦心里有事就会无法集中注意力。李清南索性出门闲逛消磨时间,他绕着图书馆走了三圈,时间才过去了十几分钟。他打开手机地图,看到妻子距离自己差不多有十公里,他突然萌生一股想法,走过去。就像是《一个人的朝圣》那样,一步步走到妻子那里。

李清南也不知道走过去有何意义,或许是在弥补自己的任性,也像是在证明自己的坚持。

李清南走走停停,不知不觉从白天走到了傍晚,他腿脚本来就不好,走完这一遭,身心极度疲惫。

见到妻子时,她正在出租屋里喝粥,面前放着一小碗咸菜,李清南看着只有一张床一个桌子的房间,突然产生了一股心疼与内疚,再怎么说,她也是陪伴自己几十年的人啊,住的这么差,只怪自己没照顾好她。

没等李清南情绪继续发散,妻子就甩给他一张检查单。

“我怀孕了!”

妻子的话像一颗炸弹,险些将李清南击倒。

“这是真的吗?不会是医院搞错了吧,咱们这么多年都没怀上,怎么现在才来,你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吧,你是不是想劝我回家故意找人做的假检查......”缓过神来的李清南一股脑地发出许多疑问。

妻子还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样子,“是真的,我换了三家医院,检查结果都一样,老李,我真的怀孕了。”

平静的声音里似乎有丝动荡,李清南没说话,点燃香烟,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别写小说了,没用的,我们不是那种人吃不了那碗饭,回家吧,我们一起养孩子。”妻子的口气软了不少。

李清南突然有些烦躁,他觉得这是上天对他的戏弄,不对,或许这是老天对他的一次考验,看他的写作意志是否坚定。

“你让我想想。”李清南看着妻子有些微微隆起的肚子,陷入了沉思。

这次他想的不是和过去的生活做切割,而是是否要留下这个孩子。

第五章

李清南在附近找了间网吧待了三天,抽烟喝酒想事情,没和任何人联系。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李清南默念着这句话。我那未曾谋面的孩子,你为什么现在才来,你不是成心坏了你爹的好事吗?我这辈子这么窝囊,好不容易有了盼头,你却还来添乱。

“唉,孩子啊,人间太苦了,爸爸不想让你受苦啊。”李清南试图找一个恰当的理由安慰自己。如今妻子有了孩子的砝码,自己的胜算又小了。

李清南淹没在烟雾中,看不出什么表情。

没有一个父亲不爱孩子,也没有一个父亲忍心打掉孩子,可是,这一辈子到底该怎么活?李清南想不明白。他看过很多小说,各路名家写尽了人间沧桑,却也没得出答案。

或许,人生这道题就是无解的,怎么选都会遗憾。

“她那么一个情感淡漠的人,估计也养不了孩子。我再想想说辞。”李清南盘算着,买点酒、菜,和妻子好好聊聊。

再次来到熟悉的出租屋,李清南刚把酒菜摆好,妻子又递给他一张检查单。

“孩子没了,我干活的时候不小心被人撞倒了,给你打电话也打不通,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流产了。”妻子一改往日平静,有些愤怒。

李清南不敢看妻子的脸,他脑瓜子嗡嗡的,感到天旋地转,世界好像只剩下他一个人。

过了好久,他才缓过神来。他看着妻子问:“真没了?”

妻子嗯了一声。

李清南哭了。

明明自己已经想好了要把孩子打掉,如今孩子真没了,李清南却有些接受不了。

妻子又恢复了平静而又冷淡的神色,走过来拍了拍李清南的肩膀,给他倒了杯酒,没说话。李清南明白妻子的意思,喝完酒就回家。

李清南叹了口气,一口把酒喝掉,说:“再给我几天时间,让我把那篇小说写完投出去,我就回家。”

妻子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李清南连夜坐车赶了回去,他想尽快完成他的小说,这不仅是他这段时间以来的成果,也是他给自己的一个交代。

这应该是,他最后一次写小说了。

第六章

李清南来到柴火堆准备拿出手稿来写。可左找右找,就是不见手稿的影子。

“小说丢了?”李清南急了,把柴火堆翻了个底朝天也没结果,他瘫在地上喘着粗气。

邻居刘姐看见李清南坐在地上,忙问怎么回事,李清南摆摆手说没事,他不想让多嘴的刘姐知道自己的手稿丢了。

刘姐看了眼院子里的柴火,便说:“昨天下午我看见你二大爷来你家借柴,你家没人,他就自己抱一摞走了,我看见柴火上面还有一堆纸,上面好像写满了字。”

李清南知道刘姐什么意思,他满不在乎地说:“哦,那是我扔掉的废纸,准备当柴火烧,正好给二大爷拿走用吧。”

刘姐狐疑地看了眼李清南,没说话走了。

关上大门,李清南慢慢跪倒在地,这又是上天的启示吗?老天啊,你到底还要考验我到几时。

终于平静下来的时候,李清南给妻子写了一封信,告诉她再给自己一些时间,他必须要给自己一个交代,他一定要写完小说。至于多久,他也没把握,但是他保证写完就回家。

李清南没脸亲手把信交给妻子,他托了同村的人捎过去。

自己则坐上开往县城图书馆的公交车,他的兜里装着纸和笔,随时随地写作。

老旧的公共汽车摇晃着前行,埋头写作的间歇,李清南忍不住想,与他乘坐同一趟车的人,见他一直在写字,是否会猜测他的身份:他是一个52岁的农民,还是一个小说家。

人过五十,自由和枷锁一同到来。

相关文章

  • 清刻家谱一隅·康熙:南冈李氏族谱

    转载▼ 分类:清刻家谱一隅 清刻家谱一隅·康熙:◎江西泰和《南冈李氏族谱》 励双杰 康熙三十六年刻本,李友杜、李汝...

  • 樱花劫 七律

    作者 李化清 二O一七年四月四日 题解:昨日,友人发来云南冰雹袭打初放樱花之照,感而赋之。 南滇三月艳阳天, 仙...

  • 李南南解读

    公孙鞅的变法总结起来就是三个步骤: 一是愚民。让所有百姓从出生到死亡,完全没有其他思想和欲望,没有人员流动,完全禁...

  • 寒冬随笔(15)

    明月高悬,孤寂清冷。独坐南窗浴清晖,似是故人来。 在月光下作文,弹琴,是不是有王维“竹里馆”的意境呢?记得齐秦有首...

  • 好久不见 李木南

    一转眼,李塽(女主)已经有三个月没有见到李木南(男主)了。 李木南还不知道李塽暗恋他的事,因为李塽谁都没说,...

  • 清南小记

    清南小记 我有一个复杂的灵魂。在南半球的孤岛上飘零。 风到之处,都是我的思绪 我的思绪像是水中浅浮着的水生植物 能...

  • 半面妆

    出水荷花半面妆,弄情亦似女娇娘,我时向月空钩染,清思撩人惘断肠。 李义山有云“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南...

  • 李刘念给弟弟妹妹起的名字

    李美几 李南君

  • 阳光下的海清寺

    用清澈的眼睛看世界 用干净的心来感怀 菩提花开 如是我来 ————题记 迎着清晨...

  • 晨光下的清颍公园

    清颍公园位于阜阳城最为显眼的地方,它在五十年代中期就已经建成。公园一个向南的大门,园里分为三个园区,一区都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月光下的李清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kfr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