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仪式感不能够缺少
一
小时候,最渴望的事情就是过年。在日子进入腊月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年味。所谓的年味,就是可以吃上有油水的饭菜,能够吃猪肉了。进入腊月之后,家家户户都开始杀年猪了。亲朋好友相互串门吃饭,几乎可以保证每一天都可以吃肉饭。那时候,农村都是比较穷。家家户户主要以荞面、糜面和土豆为主,变着花样去做,但是哪一种饭都没有油水。那时候,每一家饲养的猪很小,根本不够一家人一年吃。很多家庭在七八月份之后,就开始没有油的生活。清汤寡水的生活,让大人小孩都盼望着年的到来,可以结结实实吃上一顿肉菜。
小时候,每一个小孩希望过年能够有一套新衣服。那时候,每一个家庭情况都是很紧迫的。一套衣服的使命就是老大穿完老二穿,以此类推,直到衣服破的不能够修补为止。那时候,衣服上有补丁是很正常的事情。过年,能够穿一套新衣服是一个孩子最开心的事情。小孩子,对于年的希望就是寄托在新衣服上。
忙完农活之后,母亲们都会在煤油灯下,给家里的每一个人做一双新布鞋。家里穷,平时根本没有余钱去买鞋子。一年四季都穿着母亲的千层底。一年中,前半年能够穿一双新鞋子,后半年鞋子都会有破洞。过年,渴望穿上属于自己的那一双新鞋子。
作为孩子,过年能够吃肉,穿新衣,穿新鞋,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二
现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家家户户平时都吃的是白面大米,顿顿都有肉有菜。大家开始以吃杂粮为稀罕了。小孩一年换几套衣服。小孩的衣服不是穿破换掉,而是有了新的款式,新的爱好。家里到处是孩子的衣服。小孩子鞋子早已不穿布鞋,而是各种运动鞋。大人们已经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平时生活和过年一模一样。大家对于过年的期待没有以前的强烈了。也同时感觉到过年没有意义了。
三
年,是一个新的季节的开始,象征着新生。年,也是一种希望。物质生活极大满足的情况下,让年更加有意义,有期待,就需要更多的仪式感,就需要更多的从精神层面思考年的意义。
在《小王子》里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小王子第二天又去看狐狸。
“最好还是在原来的那个时间来。”狐狸说道,“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一种早已被人忘却了的事。”狐狸说,“
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钱钟书说:“为了快活,我们甚至于愿意慢死。”生活大多数时候都是平淡无奇的,柴米油盐的琐碎和两点一线的乏味重复中,很容易就把生活过成一潭死水,而我们还在不断抱怨它为何如此沉闷无趣。还好还有生活中的仪式感。”
四
为了让“年”与普通的日子有所不同,我们必须有浓重的仪式。一家人,每一个人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以最好的精神面貌,约定于初一,准备上最丰盛的饭菜,团聚于一起,好好吃一顿饭。饭毕,可以搞一个家庭沙龙,可以分年龄段。沙龙内容就是大家一起畅聊过去一年的经历过的事情,展望新的一年。共同约定一个奋斗的目标,来年相互监督,看能否实现。大家还可以组织在一起搞一个家庭元旦晚会,让文艺气息浓起来。为了让年的仪式每一年不重样,每一年有不同的人去策划。
年,不是吃吃喝喝,还有更多的追求。开动我们的大脑,让年与其他的一天区分开来,让年留给我们深刻的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