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号病房

作者: 香入衣墨 | 来源:发表于2024-05-31 19:32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果园施了肥浇过水,间歇好几天,她在犹豫着要不要看望一下二老。闲暇时光里,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父母亲,饭到嘴边张口,下雨撑把伞一样的自然。

    若去了爸妈那里,面对面聊天的节奏,忘记了时间。从上一辈到下一代,从工作到生活,事无巨细,不厌其烦。她想要的躺平状态,只能在家里完成。吃过早饭,开始闭关。一通视频电话,打破了房间的安静。

    “小薇,这两天地里忙不?”记不清母亲自从玩转手机,这是多少次打来的视频电话。只记得老年手机退休后,妹夫给母亲买了一部智能手机。身边围绕的亲人,谁都有资格教会一二。母亲曾是小学教师,对一个差几岁就八十的老人来说,比想象中轻松多了。

    “这两天闲着,妈。你在住院吗?”隔着屏幕,看见浅蓝色底子上的深蓝色条纹床单,她彻底慌了。

    听见了秘密被发现,母亲忙转换手机的角度,她看清楚了,病床一排的插座,和打点滴的痕迹。

    “妈我看到了,你现在医院,身体怎么样了?”电话那边传来母亲平静的声音:“在家摔了一跤,没什么大碍。明天做个微创手术,你如果没事,明早来附属医院吧。”

    “好的,有事也必须明天赶过去,放心吧妈,等我。”挂断电话,心像打翻了五味瓶。

    中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枝头的鸟雀也停止了嬉戏。她此刻的心情像午后的阳光一样的火辣。在斜挎包里装了一罐高钙益生菌驼奶蛋白粉,一罐黑芝麻核桃黑豆粉,套上冰丝袖套,一丝丝凉爽从手臂扩散开,小女送给自己的礼物,她喜欢这种如丝滑爽又轻薄透气的快感。戴上凉帽口罩,大门上了一把锁,她出发了。

    三年前,母亲一夜之间走不动道,弟送往医院,她和妹轮流照顾。如潮的记忆,像过山车。母亲一年如一日的操劳,谁的生活都想过问,谁的情绪都想照顾,唯独忘了那个最应该被善待的自己。

    快到目的地,她拨通了父亲的电话,具体到几楼几号,默默记在心里。

    附属医院在公交站的旁边,一下车五十米的距离,额头渗出的汗滴顾不得擦,她便一头冲上了楼梯。第一次光临这所医院,慌不择路的她一时半会未找见电梯直达。双脚刚踏上五楼的过道,迎面父亲手拿化验单走了过来。“爸,这么巧,正准备找房间号呢。”父女俩站在护士站旁,她随意瞥了一眼,白衣天使都在忙着手上的工作。

    “来了,小薇。”父亲笑眯眯的样子,感觉一下子苍老了许多,银丝贯顶,她忙背过身,眼泪硬生生的被压了回去。

    告别父亲,按照提示她左顾右盼,寻找记忆中的房间号。长长的走廊一尘不染,头顶的一排灯盏发出明亮的光。走了不到一百米,很快锁定了目标,她推开一扇半掩的门。

    母亲躺在病床上,面朝门口,容颜有些憔悴。“妈,你还好吧,这会还疼不?中午饭吃了吗?”复杂的心绪难掩,帮母亲翻了个身,这才注意到隔壁床位躺着一位貌似阿姨的女人。随口一叫方知搞错了对象,攀谈中得知大自己四岁,应该以姐相称比较亲切。

    仔细打量起这间病房,除过白色的天花板和墙壁,天蓝色的门窗,水蓝色的窗帘,白色的瓷砖,干净卫生,以前医院特有消毒水的气味荡然无存,一颗心终于安放下来。一排三个床位,靠窗那张空着,母亲和临床姐聊着天,“这是我大女儿,一天天也忙得脱不开身。本来打算这次瞒着她,想想明天的手术,还是听你们的劝,她爸年龄大了,楼上楼下也不方便,跑腿的事就交给她吧。再说了,现在我也下不了床,女儿照顾起来也方便。”母亲轻声细语,好像在讲述一段别人的故事。看着平时硬朗的身体,无奈地躺着,随意地翻身都需要做女儿的搭把手,一颗心又不由自主心疼到窒息。

    第二天生物钟被打乱,凌晨四点爬起,伺候完母亲躺下,她毫无睡意。病房和隔壁病房的呼噜声,好像拉锯式的比赛,走廊寂寞的灯发出惨白的光,简单洗漱了一番,她便坐在床头索性玩起了手机。

    天亮了,又打来一盆热水,给母亲擦拭了下脸和手,她接了杯热水。昨晚护士专程过来交代,明天的小手术,十点以后不能进食,水都不让喝。所以母亲早起喝水的习惯,只好改到明天。

    冷空气从打开的纱窗钻进来,为母亲盖好被子,下楼和父亲去吃早餐。一踏出医院的大门,空气中带着花香,中袖的针织衫,在风中缓缓打开,丝丝凉凉的触感,前所未有的舒坦。

    “冷不冷,你的衣服单薄?”父亲穿一件奶油色的衬衫,黑色长裤,室外的温度,正符合这样的装束。

    “不冷,刚刚好。”时间尚早,在父亲的提议下,二人沿着人行道,缓缓朝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风夹着一丝丝凉意袭来,迎面路人稀少,这个小县城自从她在外面打工期间,鲜有光顾,给人一种即熟悉又陌生的错觉。一晃父母老去,自己也不再年轻,路边的梧桐树沙沙作响,好像在诉说着光阴的故事。

    走过两条街,在丁字路口,迎面一家早餐店的招牌吸引了目光。发面包子应该是喜欢的口味,不由停下脚步。老板热情招呼,刚准备坐下,偶遇熟人,父亲打着招呼,小薇在一旁微微一笑,算作礼貌的回应。这家的包子个大味道鲜美,红豆稀饭熬的怎一个绝字了得。她扫码了8元,四个茄子包子外加两碗稀饭,吃得饱饱的,在老板的一句“欢迎下次光临”中,离开了摊位。

    母亲在打点滴,静静地等候手术的安排。

    午时刚过,病房来了三位白衣天使,不能翻身的母亲被抬上了小推车,准备坐电梯去六楼手术室。眼尖的护士发现了母亲配戴的银耳环,必须摘掉。一边护士摘了,另一边小薇因紧张耳环似长在耳朵上,一次次疼的母亲喊出了声。最后还是那位护士,轻而易举就摘了放在小薇掌心。

    一路六人,小薇和父亲紧随其后,等母亲被推了进去,手术室的门关上的瞬间,小薇眼眶湿润。

    母亲一生好强,为别人而活,从未考虑过自己的感受,典型的贤妻良母。子女需要的她从不含糊,子女所求的她尽力满足。一旦自己生病,做子女的除了干着急,什么也替不了,心塞塞。

    手术很成功,一个半小时母亲被送了出来,人处于半昏迷状态,局部麻醉剂还未消散。医生说隔段时间叫醒一次,以防突发事件。

    床头测量仪开始工作,小薇负责叫醒母亲:“爸,你先去休息下,这里交给我就好。”

    一晚上的辗转反侧,母亲总是无意识的拔掉右手中指的变压器的夹子,那可是连接心率、呼吸、血压的测量仪。红色指示灯“嘟嘟”地响起,44床夜半的呼噜声,小薇几乎一夜未眠。氧气管大概凌晨四点多又拔了去,幸好术后人体输入的小瓶氧气超过了16个小时。

    几天的相处,母亲由衷地说出了心里话:“还是自己的小棉袄贴心。”隔壁姐也是连连附和,“可不是,生病时女儿就发挥了作用。”她听了一阵想笑,“哈哈,还小棉袄都老棉袄了。”母亲极力反对,“在妈眼里,你永远是孩子。”笑声充满了房间的每个角落,恍惚间有种家的温馨。

    人老先老腿。母亲三年前住院的情景历历在目,因为腿疼走不了路,不想来又不得不来的医院成了一道抹不平的伤痛。

    那会她刚接管果园,像幼稚园的小朋友,在认字阶段。隔天去医院一趟,送些可口的饭菜,帮母亲捶捶背,揉揉肩,聊聊天。每次都是兴冲冲来又急匆匆回,医院严禁探视,躲过了护士的身影,在吃饭时间。那会是大家出门都戴口罩期间,不准堂食,不准近距离接触,特别是医院。一颗躁动的心只有在看到母亲的瞬间,才会落地。

    岁月的痕迹还未淡去,母亲又再次经历了伤痛期。快八十岁的老人,每天在家走路带风,喜欢干净卫生的同时,门口和墙外的菜园也侍弄得有声有色。去年曾一度劝解过,少种点菜,够自己吃就行了。一辈子勤快成了习惯,总是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活,作为晚辈心疼的同时,什么也改变不了。母亲种的蔬菜,大多都送了邻里乡亲,喜欢的节奏是谁也挡不住的脚步。

    这次摔跤老母亲终于想通了,就花心思在大门口两边的蔬菜上,等她身体彻底恢复了,墙外空出的菜地,便成了回忆。

    在医院,每天上午输液,一般三瓶。有事需要护士,只需轻轻压一下床头的按铃,等舒缓音乐响起,最多三分钟会看见白衣天使的身影出现在病房门口。住在43床的母亲,属于重度监护病人,不能挪动的身体,被医生第一时间安排在可以升降的床位上,门口是方便进进出出的理由。

    从母亲口中得知:44床的姐是上班途中摔了一跤,右手臂骨折,她的老公陪护在侧。白天是买饭,照顾起居,夜里找一空床位休息。他俩早来了好几天,男人脾气不好,为一些琐事两人喜欢拌嘴,看见男人走出病房,母亲赶紧劝说女人几句。

    小薇听了,不免为母亲担心,她现在还是个需要人照顾的病人。

    “妈,你就省省吧,安心养病。姐活了大半辈子,什么道理都懂。一对欢喜冤家,大半辈子的相处模式已成习惯,不是你三言两语就可改变的现实。其实想想也没有什么不好,嘴上说着狠心的话,手上做着暖心的事。刀子嘴豆腐心,这样的夫妻看似打打闹闹,一辈子活得真实,那叫一个有滋有味。不像有的夫妻,在外人面前一副秀恩爱的样子,回到家成了邻居,貌合神离的婚姻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两人都是急性子,直肠子,性情中人,天性使然。虽然这样的说话方式易得罪人,可在亲人和熟人的人面前,谁又能责怪呢。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千人千面,谁都有自己的生活理念,人生目标。只要夫妻齐心其利断金,一生也算活得滋润。热热闹闹一辈子,平平淡淡才是真。”

    “好好好,听我闺女的,养好病早点回家。”

    两天后的傍晚,45床来了一对夫妻,直言摔了一跤,大家也都相信了说辞。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医生查房时,询问具体原因,夫妻俩如实相告。

    原来是堂弟的儿子打了堂哥老两口,堂嫂当场被打倒,堂哥也多处受伤。一对过了七十岁的老人,提及这场荒唐的闹剧,不免伤了心流了泪。老堂哥一把鼻涕一把泪,讲述自己早年间如何照顾,接济堂弟一家子,最后竟嚎啕大哭起来。医生安抚了情绪,离开了。

    下午,老堂哥的亲侄子风风火火赶到了医院。右手提一袋香蕉和一箱牛奶,左手提一个大西瓜,背上一大挎包,走进了病房。

    寒暄后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亲侄子开始支招:“三伯三妈,这次就听我和斌子的。在村子里口碑极差的打人堂弟,这次应该接受血的教训,不然以后同类事情还会发生在你们身上。惊动了110的事件,不是不了了之的结果。咱们不惹事也不能怕事,有血缘关系的小辈对长辈大打出手,这样的行为会遭天谴,必须严肃处理,让他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以后做事不会再冲动。”亲侄子的一番话除了母亲,大家都赞同,自然也包括小薇。

    送走亲侄子,老夫妻俩的儿子斌子和媳妇薛娟从外地赶了回来。大概一刻钟的时间,就办理了出院手续。儿子和媳妇开车准备把老两口接去城里,请最好的医生治疗。

    母亲终于出院了。

    胸椎骨折那块做了微创手术,不疼了。骨盆拍片子完好无损,摔了一跤导致骨盆两边的肌肉受了伤。在家需安心养病,伤筋动骨一百天。

    值得一提的是,母亲住院合疗报销了80%,落实到家属自掏腰包也就一点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还是国家政策好啊,惠农抚农从来不是空口白牙,说说就算了的事。

    住院报销从30%到80%,听说重大病有报销90%的先例。这一路走来,见证了历史,见证了人心,也见证了国富民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5号病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sd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