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霍尔顿

作者: 凡莺 | 来源:发表于2017-01-08 01:31 被阅读101次
《我不是霍尔顿》
(一)

夏蕾刚到北京那年,牛街附近的新楼盘一平米约莫9000元,城市在两周前迎来了最后一场雪,身为南方人初到北方却未能经历一场雪甚是遗憾。

夏蕾十九岁,短发,在南方还算较高的女生,可跟北京小妞儿们一比她顿时成了小矮子。最最主要这里冬天十字路口偶尔吹过一阵风也能让她有种站不稳的窘迫,看来要适应这座城市她得增点儿肥。

夏蕾打工的地方在牛街附近,那里有个小商品批发市场。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她买了张城市地图,专心将它研究了一遍。这是惯例,每到一个新地方,她总想对它有个大概的了解。这里都有些什么?她住的附近都有些什么?东南西北都能到达哪些地方?而地图是最好的帮手。

那时,北京的地铁还不像现在这般四通八达,公交车很挤,打车成本又超不划算。拿到工资的第一月她买了辆自行车,这辆车成了她最好的交通工具。

夏蕾在餐厅打工,报到第一天餐厅经理就把原来的迎宾小姐给换成了她,那个位置似乎是餐厅女服务员都羡慕的,但夏蕾却觉得它深深无聊。

一个月的试用期很快过去了,这意味着夏蕾每周能有一天的时间休息,餐厅经理问她想休哪一天,她说星期天。

餐饮业很少在节假日给服务员排休,但当时的夏蕾并不清楚,她只记得经理给她讲了很多周日休息的不好之处,什么人多车堵,还不如平日里来得清闲。夏蕾的回答是她哥在朝阳那边读书,只有周末两人才能相聚。

经理一听,二话不说准了她的假。

夏蕾并没撒谎,她的确因为那个没有血缘的哥哥才来的北京,她是个学渣,而对方是个学霸,这中间的距离相隔甚远,也许正因如此彼此才看着美好。

她记得那年高一假期,她说她要学习英语,哥哥陪她去书店买书,还从家里给她找来了自认有用的复习资料,并耐心指点她学习方法。一个假期过去了,夏蕾半个单词没记住,眼睛全部盯着对方留在资料上的字迹流口水去了。

之后,哥哥轻描淡写地问她学得怎么样了?她摇摇头,“就这样吧。”对方清浅一笑,“就知道结果会是这样。”

一年后,对方考到了北京,再一年,她中专毕业就来了。

(二)

夏蕾周末并没去朝阳,那个哥哥也并不知道她来了北京。她知道再过两年他就会去英国留学,到那时他们真的相隔甚远了。有的人你不必追,只需看着他走远就行。

每个周六的晚上,夏蕾都会跑到网吧上网,一上就到凌晨。第二天,她十点起床,收拾收拾自己,吃完午餐,骑着单车就往东城跟西城跑,一天很快便过去了。

那时,她一直在寻找《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英文版,但跑遍了东、西城也没能找到,那个年代网络很不发达,网速奇慢,图书都以纸质书为主,进口书籍更是凤毛麟角。

夏蕾喜欢写点儿小文字,曾经在某树下写过一篇点击300+的小文,然后她又迷上了制作主页,在自己的网站主页上写下了一段以男孩口吻讲述的感悟。那个年代论坛跟公共聊天室是主要的网络社交工具,她喜欢在论坛里看人舌战。她给自己起了个网名,叫霍尔顿,并把自己主页上的那段文字贴到了论坛里。

有那么一天,一个叫‘然子’的人在公共聊天室给她发来了私聊短信。

“霍尔顿,那篇《垃圾》是你写的?”

“对。”

“你的名字是因为麦田起的?”

“是。”

“出来见个面吧。”

“我不见网友。”

“你在哪?”

“宣武。”

“我在西城,很近。你在宣武哪个地儿?”

“牛街。”

“知道天桥那里有个麦当劳吗?明天中午十二点,我在麦当劳对面那家东北水饺等你,吃完饭带你去中央公园看鸭子。”

“北京有中央公园?”

“兄弟我在北京土生土长20年,有什么地儿不知道,出来。我的电话:xxxxxxxx”

(三)

夏蕾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去,或许是因为鸭子,或许是因为霍尔顿。

她来到那里的时候店里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虽然是午饭时间,但这里吃饭的人少之又少,她找了个空桌坐下,老板问她吃什么,她说她等人到了一起点。

过了五分钟,一个高高瘦瘦,一袭黑衣的男青年走了进来,他左顾右看,似乎在找人。犹豫片刻,他摸出手机打通了夏蕾的电话。

电话铃一响,她拿出手机向门口的他晃了晃,迎来他诧异的目光。

挂断电话,他绕着她坐的桌子转了两圈才坐到她的对面。

“妈呀,你女的?”

她有些纳闷,“我有说过我是男的吗?”

“不,不是⋯⋯,”他支支吾吾老半天,“我的天,你真女的?”

“我看上去像变性人?”

他摸摸胸口,好像在给自己压惊,“算了,先吃点儿东西吧,这家店生意不好,但我认为是宣武最好吃的东北水饺了,吃哪种馅儿?要不我给你推荐几个,各来半打?”

“好,不过不要太多,我怕浪费了。”

“不浪费,撑死你也吃不了三十块,早知道你是女的我就带你去对面的麦当劳了。”

水饺端了上来,他没动筷子,他说他其实已经吃过午饭。他的眼睛一直打量着她,好像这样能把她变成个男人似的。夏蕾倒也不客气,在他的注视下心安理得地吃起了水饺。有时人很奇怪,有的人你相处了十年也毫无默契,但有的人却能让你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见她吃的挺香,他也忍不住动起了筷子,“你怎么就是个女的呢?那篇文真你写的?”

“我怎么就不能是个女的了?”

“算了,吃你的水饺,凉了就不好吃了。”

(四)

他带她去看了鸭子,但不是什么中央公园,而是北京动物园的那个湖泊,他说他喜欢那个湖泊,那里有他童年的记忆。

夏蕾也喜欢那个湖面结冰的湖泊,因为那里的鸭子跟蓝莹莹的水色让她联想到了霍尔顿。

然子,真名肖然,就读保定某所大学,他弃掉北京所有大学跑去保定读书是因为想要换个环境,同时也是为了躲开他爸,他喜欢音乐,为了买套比较完美的音响设备,他存了一年的零花钱,花了三千块如愿以偿。但遗憾的是设备还没用到两月就被他爹趁他不在家给砸了个稀巴烂。

之后两人又聊了很多,从兴趣爱好到天南地北,全程几乎无哑点。

他说她皮肤太白,又说她眼睛太大,然后又说她像个未成年,接着又说她穿得像熊。跟他大冬天单薄的衣服比起来她的确穿的太多,但除开这点,她不明白为什么她的很多优点到了他嘴里仿佛都是缺点。

他说他从未见过网友,见她纯粹是因为她的那篇文勾起了他的兴趣。他把她送回牛街时还在纠结她怎么就是个女的,不过在分开前他约了她下次见面。

夏蕾问他为什么还要见,他说她外地来的小妹妹一人在北京挺不容易,人生地不熟总需要个向导,他很乐意当她向导。

他们又见过好几次面,但更多的沟通是依赖手机短信。

一天,他问她真得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霍尔顿吗?她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信。

他变得有些惋惜,“你这姑娘嫁不掉了。”

眼看新年就快到了,夏蕾刚来北京不到三月,回去过年似乎不太现实,她决定留在这里。

说来奇怪,平时热热闹闹的城市在新年那几天冷清了不少,看来北漂族的数量的确庞大。夏蕾没想过在这座城市呆多久,她的目标是去一个城市打一处工,然后三十岁前走完中国的大江南北。然子说她幼稚,一女的想过这种生活简直找死。

春节,然子没来找她,他说他得陪他妈去三姑六婆家窜亲戚。

(五)

新年过后没多久,然子提前返校了,原因是他跟他老爸又吵了一架,待在家里慎得慌,要不是看在他老妈份上他过年都不想回家。

春天,夏蕾在北京过了自己二十岁的生日。天坛、故宫、日坛、月坛……她逛遍了附近大大小小的公园,但没有任何的景象比那个湖泊更为深刻。她还是没在新学期去朝阳找那个哥哥,甚至开始想要离开这里了,她其实喜欢北京,虽然这里有沙尘暴,但也有春暖花开时的满天柳絮。

一天,然子发来短信,“你会为了一个人留在一座城吗?”

她回道,“霍尔顿吗?我会考虑。”

“如果有人喜欢你,希望你留下,你会为了他留在一座城吗?”

“这问题真深奥,没想过,不过我五一准备打道回府,火车票都订好了。”

“为什么要回去?多少人挤破头都想留在这里?这里发展机遇比你家乡大多了吧?”

“对,但再多的机遇也不属于我,我突然想回去读书了。”

“只有一个要求,回去把你新手机号给我,还有加我QQ.”

(六)

夏蕾报了成人高考,那年北京经历了非典。隔着电话两人沉默了很长时间,心却恨不得飞到对方面前。

电话里然子说:“你别过来,我也不会过去,如果我活着出来,我想亲口告诉你一件事儿。”

三年后,夏蕾拿到了毕业证;一周后,她接到然子的电话。

“我在火车站,有空来认领我。”

“你不是开玩笑吧?”

“我像开玩笑吗?”

“不,不是,太突然了,好吧,你等着。”

夏蕾赶到火车站时一眼就认出了然子,他依然高高瘦瘦,甚至比三年前还要像个气质型男。他背着一袋少得可怜的行李,笔直地站在那里对她微笑。

“怎么?见到老朋友也不给个拥抱。”

“大庭广众的不太好吧?你是来度假还是来出差?”

“都不是,是定居。”

“什么?”

“在哪儿不是一辈子呢?只是这辈子我只想跟你过。”

夏蕾呆呆地望着他,无言以对。

见她不语,他又笑了,“作为一女的你就没有一点儿感动?猜得没错,我不是霍尔顿,但这辈子你摊上我了,而且为了你我背井离乡,你可别辜负了我。”

很多年后,夏蕾才发现她跟然子从未有过轰轰烈烈,也不懂爱一个人到底需要什么理由,她只明白这生他们摊上了彼此,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完>

相关文章

  • 我不是霍尔顿

    (一) 夏蕾刚到北京那年,牛街附近的新楼盘一平米约莫9000元,城市在两周前迎来了最后一场雪,身为南方人初到北方却...

  • 送你一颗子弹 Bang Bang Bang

    其实满世界都是霍尔顿(《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16岁的霍尔顿,30岁的霍尔顿,60岁的霍尔顿。他们看透了世界之...

  • 霍尔顿,霍尔顿,你在守望谁?

    对于21世纪的现代人来说,美国著名当代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是写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那个精神偶像,是写出...

  • 霍尔顿式少年

    世界上永远不会有霍尔顿梦想里的那片麦田,他也永远过不上那种“什么都不干,我的工作就是把他们一个个抓回来”的理想生活...

  • 《麦田里的守望者》

    ——你知道湖面结冰之后,那些野鸭去 哪儿了吗? 小说讲述了大男孩霍尔顿历时三日的“叛逆”历险。霍尔顿不愿意参加比赛...

  • 《麦田的守望者》在某一时刻,我们都同样孤独。

    上次看到豆瓣一个话题,你觉得书里的哪个人和你最像。翻评论,果不其然,看到了霍尔顿。 霍尔顿,敏感,纤细,有着一颗单...

  • 《麦田里的守望者》QAS读书笔记

    Q、本书的精华内容。 A1、霍尔顿是个什么样的少年?他为何会被学校开除在大街上四处游荡? 首先,我们看到霍尔顿这位...

  • 叶藏与霍尔顿

    一口气看完了《人间失格》。还没看的时候就听说这是一部很丧的书,男主叶藏,很渣,也很可怜,很可悲。 叶藏从小就很聪明...

  • 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二十世纪中期的美国广泛流传,瞬间引发了“霍尔顿热”,青少年们纷纷效仿主人公霍尔顿的装束打扮,学...

  • 《麦田里的守望者》—J.D.塞林格(美)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霍尔顿的16岁少年在圣诞节前被学校开除,独自在美国游荡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脏话连篇的霍尔顿的经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不是霍尔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nf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