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嗞啦”一声响,坐在厨房东面灶台的父亲和西面灶台的母亲,分别将切好的带鱼块和制作成各种形状的面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油炸的那一刻,我们知道,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这也是我们兄弟姐妹中二姐和我最为期盼的时刻。
带鱼和油果在油中渐渐变得金黄,香气顿时弥漫在了整个房间。
父母的身旁,分别放着一个半人多高的铁桶,他们头也不回地将炸好的带鱼块和油果捞入铁桶中,然后再将新的食物放入油锅中继续。
此时,躲在厨房门口的二姐和我,探头探脑。眼睛紧盯着父母身旁的那两只铁桶,彼此再狡黠地相视一笑,等待时机。好趁父母不注意的时候,迅速地去偷几块来解解馋。
“你去,你个子小,爸妈不容易发现你。”二姐捅一捅我的后背小声地说。
“你去,你是姐姐,应当爱护弟弟才对!”我当然不愿意当一个什么都听姐姐话的弟弟,小声反驳道。
“你去!”
“你去!”
我和二姐争执不下,最后,还是二姐提出解决方案:“那……我们俩石头剪刀布,怎么样?”
“石头剪刀布就石头剪刀布!”我们俩就这么在厨房门口,为了谁去“偷”父母炸好的美食,而做出了抉择。
其实,父母早已知晓了我们姐弟俩的一举一动,只是故意装着没看见,在灶台边继续忙碌着。

当决出胜负后,或是二姐,或是我,就要承担起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趁着父母专注于油锅中的食物,我们迅速偷出几块来,以胜利者的姿态,躲到一旁大快朵颐起来。
要知道,这样的美食,在儿时,我们一年可是只能在这个时候才能吃到,所以怎能不珍惜这难得的时机,先尝为快呢!
所以,我们往往是偷吃了一次不过瘾,想着再偷吃一次。
每次偷偷溜进厨房,我都会注意到父母脸上的笑容。我就当是他们为自己炸出这些美食而高兴,而并不是因为我们自以为聪明的一举一动。
“好啦好啦,你们两个小馋猫,我们一边炸你们一边偷吃,等我们炸完了,你们也就全部偷吃完了。”如果我们“偷窃”的次数多了,父亲就会笑着阻止我们。
姐姐和我,此时则会带着满足而有些羞涩的笑容,顺手再往桶里拿起一块带鱼或是油果,逃离出去。
事情的结果往往是,每到春节前,姐姐和我必会为自己的嘴馋付出沉重的代价——因为伤食而只能忌口,两天内除了稀粥,什么也不能吃。只能看着爸妈和哥哥大姐美滋滋地在餐桌旁享受美食,心里那个后悔啊——当时怎么就不知道收口,吃了那么多以至于如此?
可是到了下一年,姐姐和我依然“积习难改”,从而成为全家人的笑料!
不过那些善意的嘲笑,给喜气洋洋的春节带来了更加欢乐的气氛,也成为若干年后,家人春节相聚之时的经久不衰的话题。
在那个物资并不丰盈的年代,春节就意味着平时吃不到的美食可以成为三餐中的“常客”,意味着口袋里塞得满满的糖果,意味着我们穿在身上,神气十足的新衣服,也意味着耳边响彻不绝的鞭炮声。
这,就是儿时的我,于春节中最难以忘怀,也是最温暖的记忆……
#羽西×简书 红蕴新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