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碗牛肉面

作者: 红子o | 来源:发表于2022-08-07 21:43 被阅读0次

       

牛肉面

在我的城市,叫醒人们起床的常常是那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它已经和老百姓的生活融为一体,任何时候都是最想念的一道美食。

疫情居家的那些日子,所有的餐饮场所停业,牛肉面也不例外。每日早餐都由妻子亲手制作,按理来说长期两地分居的我更应该珍惜这样的生活,毕竟睁开眼就有早餐吃的日子并不多,但每次吃早餐的时候总是会想起牛肉面。

牛肉面算不上特别的美食,对它的依赖更多是一种习惯。正常的日子里这样的习惯并不明显,并不是每人每天非得吃一顿,但间隔一段时间每人必须得有一顿,可疫情让这样的时间段延长很多,日子过去一天,心里的想念就会增加一点。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也有了这样的想念。来这个城市之前就对牛肉面有所耳闻,那应该是我心里最初的城市名片,来了以后才有了更加深切的感受。大大小小的牛肉面馆布满大街小巷,高峰期每个面馆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吃面的人则更随意,或蹲或站,但每个人都吃得津津有味,那个时候我还不能读懂他们对牛肉面的真情实感。

作为吃惯面食的西北人,我并不排斥牛肉面,再者先前已经看过热闹的景象,心里多少有点好奇,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第一次走进了牛肉面馆。简单的装修,简单的陈设,几只小凳子围着一张桌椅,一张吧台加一个后厨窗口,这便是肉眼可及的全部。最让我惊奇的是一个收银员加一个收碗的两个人就承担了牛肉面馆所有的服务,剩下的都是客人自己给自己服务。

我先在别人地指引下买了一张票,那种票只在公交车还有售票员的时候见过,付了钱售票员会按照金额撕几张,二者相差无几,但牛肉面的票只有一种,上面大写着“牛肉面”三个字,没有日期,没有特殊的印记,不知如何辨别真假。

我心里嘀咕着到了取面窗口,前面还排着八九个人,估计得等上好一阵子,谁知突然有人扯着嗓子喊了一句。

“把票拿过来!”我依旧低头看着手里的票,心里却想着吃面就吃面么,这么凶干嘛。

“后面的!把票拿过来!”又是一嗓子,这时我才抬起头,不知何时前面的人都退到了一旁,我已经站在了排头。

“师傅,就说你了,把票拿过来!”师傅指了指我,我赶紧把票递了过去,没想到如此年轻的我被喊了师傅,突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下啥哩?”

“嗯…?”我一脸茫然,后来熟悉了才知道那就是标准的兰州方言。

“请问您吃什么?”师傅看出了我的窘迫,随即换成了普通话,依旧夹杂着浓浓的口音,不过这次我听懂了。

“牛肉面!”

“下什么?”我们两个都疑惑的看着彼此,牛肉面馆不就是牛肉面么,我回答的有问题么?还是自己的普通话不够好,师傅没听懂?于是我又大声说了一遍。

“牛!肉!面!”这次字正腔圆,但师傅已经不再理我,转头朝拉面师傅说了一长串数字,里边掺混着一些我听不懂的字眼。

“一韮两毛两三两二三个腰(音)!”

从取饭的窗口望去,三口大锅呈三角形排列,离窗口最近的那口盛着汤,汤里煮着几大块牛肉,上面漂浮着三角形的萝卜片。锅中间横着一块木板,上面依次摆着蒜苗、香菜、牛肉丁、辣椒油。里边并排的两口大锅里翻滚着乳白色的面汤。靠墙的位置则是一张大大的不锈钢案板。后来去的面馆多了才发现这便是所有牛肉面馆后厨的标准配置,一碗碗牛肉面就是从这里送到了人们的手里。

只见拉面的师傅拿出一个面团,压扁后两手撑开,随着不断地重复抻拉,手里的面条越来越多,越来越细,最后师傅轻轻一甩,面条自己就蹦到了锅里,瞬间被面汤吞没,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就被捞面师傅一筷子捞起,扔给了舀汤的师傅。一把大勺就是一个标准量具,一碗面一勺汤,再加上汤锅上面的那些配料,一碗“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的牛肉面正式出锅了。

我留心观察着拉面师傅的动作,除了第一碗多了压的步骤外,后面的都是重复一样的步骤。我在心里默默数着,前面端走了九碗,第十个终于轮到我。我赶紧往窗口挪了几步,放辣子的时候师傅憋了我一眼,又冒了一句。

“辣子多么少?”

不用问,我依旧一脸茫然,师傅随手放了一小勺辣子,我怯怯地端走了人生中的第一碗牛肉面。里边的大桌子已满员,最后只能在门口找了一个小凳子,蹲着吃完了那碗面,味道中规中矩,并没有吃出那么多人的热爱,直到后来光顾多次后才慢慢喜欢上那种味道,那种感觉,也明白了当时自己没听懂的那些话。

“下啥了?”一般指牛肉面的种类,从宽到细依次有大宽、薄宽、韮叶子、二细、三细、细的(这就是前面三个腰里边的“1”,一细也就是细的)、毛细,当然也并不限于此,还有荞麦棱、二柱等。这些纯靠拉面师傅的一双手,并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吃的次数多了,每个人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现在已经无须师傅开口就能报出自己的要求。

“师傅!下个细的,拉细点,面少点,辣子正常!”

虽然牛肉面有行业标准,但口味却千差万别。正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钟情的面馆,与店面大小无关,与装修豪华与否无关,与口碑无关,直凭个人喜好。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喜欢的牛肉面馆的权利,同样面馆也有一视同仁的义务,不论身份地位,进门了都是一句师傅,高峰期都得规规矩矩地排队,没有位置,不管是谁都得蹲着,我想这大概是它深受欢迎、经久不衰的主要缘由吧!

当然也有另一层因素的存在,那就是价格便宜。记得刚到兰州的时候一碗面3块钱,后来陆陆续续调价,现在一碗八块钱,但与其他面食相比,仍然是最经济实惠的,早晨咥上一碗能管一天的温饱。

这一次的疫情终于有所缓和,随着各项政策的调整,人们的生活正在慢慢回到正常的轨道。首批发布开放营业的名单里赫然写着四家牛肉面馆。那天很多人起大早,衔着口水奔向了牛肉面馆,可到跟前时却看不见队伍的尾巴,有的人落寞地离开,有的人固执地坚守,好不容易排到跟前,却发现没了面。

今天周末,外出的人较少,排队也不会那么辛苦,所以我起了大早,果然没等多久就端上了心心念念的那一碗牛肉面,虽然是一次性餐盒,虽然不能堂食,虽然只能站着,虽然热的直冒汗,但心里却无比的舒坦。

疫情期间排队做核酸,疫情结束时排队吃牛肉面,这几日这个城市吃牛肉面的视频也刷爆了某音,这是生活的日常,更是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文章

  • 那一碗牛肉面

    一碗牛肉面 早上起床迎着这光伸伸懒腰,呼,好舒服,哎呀,这味道真香,不经陷入那惆怅,原来我又要离家了。 李李快起床...

  • 那一碗牛肉面

    一红二绿三白四黄五清。 嗯,是兰州牛肉面。 作为一个生长在大西北的糙汉子,我竟然不爱吃面。弟弟曾痛心疾首的抨击我的...

  • 那一碗牛肉面

    【悬赏10】 01 看过我之前一些文章的朋友应该还记得,我不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也并非和看起来一样是南方女子,而是...

  • 那一碗牛肉面

    我是北方人,却很少吃牛肉面,相对于已名传大江南北的兰州牛肉拉面来说,我更喜欢炒面,肉夹馍等北方食物,对于牛肉面,我...

  • 那一碗牛肉面

    在我的城市,叫醒人们起床的常常是那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它已经和老百姓的生活融为一体,任何时候都是最想念的一...

  • 一碗牛肉面

    今天晚上,下班回去以后,晚饭是附近一家牛肉面馆的一碗牛肉面和一碗清汤。 牛肉面一碗下肚以后,顺带喝了一碗清汤,肚子...

  • 卫启豪:1.23黄金临近年底幡苍不再是神话,一分信任十分利润

    “2008年,牛肉面5元一碗,我在银行存了1万元,相当于存了2000碗牛肉面。可是到了2019年,牛肉面涨到了14...

  • 他扶着盲父来到牛肉面馆。他大声说:两碗牛肉面!店员正准备开票,他又忽然摇摇手指了指远处的父亲小声说:只要一碗牛肉面...

  • 微小说——父亲的牛肉面

    他扶着盲父来到牛肉面馆。他大声说:两碗牛肉面!店员正准备开票,他又忽然摇摇手指了指远处的父亲小声说:只要一碗牛肉面...

  • 吃出新高度

    2019年2月17日,星期六,晴 还记得年前回老家的那一天,一到车站,拖着箱子冲进了一家牛肉面馆,点了两碗牛肉面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一碗牛肉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ji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