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中有三条最重要,讲究信义,待人有礼,重用亲近可靠的人
有子说:“口头约定要合乎道义,说话才能兑现。恭敬待人要合乎礼节,就能避开耻辱。依重亲近可靠的人,就能够得到尊崇了。”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篇之十三
这是人际关系学的课程,但不是主修课,而是由有子这位助教开出的选修课。孔子善谈本质,而有子讲的多在应用。
第一句“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孔老夫子有个观点,“信”有大有小,近于义的是大信,必须要兑现,至于那么些不关义的小信,破例倒是无妨的,如果一味计较,就是小人的信了。“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孔子的再传弟子孟子也说过,“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过,惟义所在。”强调大信就可以了,小信可以打折扣。
为什么呢,因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是儒家伦理范畴,指思想和行为要符合“礼”的标准。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只要道义所在,君子是在所不辞的,而那些与蝇头小利牵扯的东西,君子就不去计较了。至于那种无原则的许诺,信口开河,就像空头支票,根本不合于义,就更不值得去计较了。“言可复也”的“复”字,是兑现的意思。“复,践言也”,这是朱熹在《集注》中的解释。
第二句“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此话比较好理解,在人际关系中如何把握好分寸?一般在新的陌生环境,大家都会比较谨慎,言行注意分寸,但和自己熟悉的或关系亲近的人相处,往往就忘乎所以,拿捏不住分寸。有子将“恭”与礼的关系,也就是把孔子“不求之道”所用的五个法宝中的一个“恭”字拿出来分析。要求恭敬必须遵循在礼的范围内,不及便是不恭,过度便是谄媚、巴结和讨好。
有子这个弟子真不错,把老师的话活学活用了,经他的补充和具体化,这个游戏规则就变得简单明了。不过这是要大家都遵守礼的前提下实施才有意义,试想碰到对方蛮不讲理,根本不遵守这个所谓“礼”的规则,你再恭敬、再守礼也没用,依然难免受辱。就像那个遭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只得忍受一群恶少的当众羞辱。
最后一句“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依重亲近可靠的人,就能够得到尊崇了。“因”是介词,指动作行为的依据,可译为依靠、凭借。“宗”作动词用,尊崇的意思。人一生中,一定有几个或一群关系很深非常可靠的人,大概莫过于亲人、师长、朋友几类。他们应是终生可靠和能够相依相守的,可以在人生风浪和事业发展中得到相互支撑。当然,这些人首先要选好,除了家庭和亲属无法选择,其他的人一定要把彼此间的信赖和可靠摆在首选位置。至于如何选,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的。
有子这最后一句话,其实争议不少,还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如从宗族血统来解释,就是“依托而不要失去亲族势力,这就可被遵奉为宗主。”从仁爱思想来解释,则把“因”解读为“恩”,就是“施恩而不失爱心,也就值得尊敬了。”如果把“因”解读为“姻”,那么就是“联姻结成的亲族力量不可失去,可以把它视为是同宗——姥姥和舅舅家是外亲,虽然比不上爷爷家亲,但外亲比非亲非故好,外亲也是亲,可视为同宗的噢。”或者甚至变成时下电视相亲节目中所流行的:“婚姻大事要慎重选择,必须内心相爱,不要失去与可亲的人结婚的机会,这样就能传宗接代了。”
唉,真是没辙,有子那个说话绕来绕去,让人费解的老毛病,又把人脑子转晕了。
拓展阅读:
【先贤精义】
《论语集解》:义不必信,信非义也。恭不合礼,非礼也。
孔安国:因,亲也。言所亲不失其亲,亦可宗敬。
《论语正义》:《表记》云,恭以远耻。亦谓恭近于礼以行之也。否则虽恭敬于人,不能中礼。或为人所轻侮,而不免耻辱。
朱子:言约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致恭而中其节,则能远耻辱矣;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此言人之言行交际,皆当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不然,则因仍苟且之间,将有不胜其自失之悔者矣。
陈祥道:言必信,则远义;行太巽,则远礼。君子无远义之信,然后言可复;无远礼之恭,然后远耻辱。晋文公伐原退舍,则言可复;尾生之信,非可复也。孔子敬所不敬,则远耻辱;陈质之恭,非远耻辱也。耻由中出,辱自外至。《论语》有言耻而不及辱,此兼言之者,以其恭近礼,而待己待人之道备,故也。
郑汝谐:此一节明近似者易以差也。言贵于信,行贵于恭,学贵于有所因。三者皆正理,然不可不谨其差也。信者,守其必然,义则权其可否;信不近义,则其信差矣,其言不可复也。恭者一于卑逊,礼则称物平施;恭不近礼,则其恭差矣,必至于自取辱也。因者,因于人;亲者,亲切也。孟子之学,因于子思;子思之学,因于曾子:因而不失其亲也。庄周之学,因于田子方;子方之学,因于子夏:因而失其亲也。庄周之学,传之而敝;孟子之学,万世可宗。差与不差之间也。(道统)
张栻:信,谓言信;恭,谓貌恭。复,谓其言可践也。言而不可复,则不可行,将至于失其信矣。或欲守其不可复之言,则逆于理而反害于信矣。恭而过于实,则适足以为招耻辱之道,而非所以为恭矣。此皆徇于外而不近于礼仪之故也。故信近于义则其言可复也;恭近于礼,则远于耻辱矣。因恭信而不失亲近于礼义,则亦可宗尚矣。盖以其务实循本而非慕其名以事于外者也。若夫安于礼义,则此又不足以言之矣。
李炳南:意谓所亲不失其亲,亦可宗敬。亦即所亲的是仁义之人,是为不失其亲。能够所亲不失其亲是有知人之明,故可宗敬。朱子集注:“因,犹依也。”意谓依靠亦须依得其人。此亦可学。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
《荀子》: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
钱穆:本章言与人交际,当慎始,而后可以善终。亦见道有先后高下之别。信与恭皆美德,然当近义合礼。有所因依亦不可非,然必择其可亲。
徐英:后世经生、文士、名公、巨卿,往往出身佞幸之门,阿附权贵之下,以邀一时之荣宠,而遗万世之羞污,有子盖以预烛之矣,可不惧哉?
【学习参考书目】
《孟子》 《礼记》 《荀子》 《论语集解》 《论语集注》 《论语集释》 《论语正义》 《论语新解》 《论语讲要》 《论语全解》 《论语意原》 《癸巳论语解》 《论语会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