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平简介【46岁】

作者: 教育参悟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7-18 06:31 被阅读13次

一、满则覆

孔鲤自幼聪明颖悟,才智过人,加以他是夫子的独生爱子,所以同学们都宠着他,久而久之便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还有一班弟子,因拜于孔子门墙便自命不凡,往往出言不逊。这一切,孔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日,孔子带领孔鲤及言辞过于直爽的子路等几个弟子去观鲁桓公太庙。

他们来到一尊神像前,这儿有一个倾斜着的青铜容器。孔子告诉大家,此器名叫宥,坐之欹器,原是放在天子座旁,作为警诫用的。因鲁是周公封地,所以也同洛邑周天子太庙一样设有宥坐之欹器。

孔子让鲤提桶水来,将水慢慢注入器内,大家详察其变化。”孔鲤遵命将水慢慢倒入器内,当注水一半,他便渐渐端正起来。可是,当孔鲤向器内注满水时,器则翻倒,满满一器水反扣下来,洒得满地皆是。

孔子很有感慨地说:“唉,哪有盛满了水而不倾覆的呢!”

“盛满后有没有办法使它不倾覆呢?”子路问孔子。

孔子看了子路一眼,然后对学生说:“聪明圣智,需守之以愚;功破天下,需守之以让;勇力抚世,需守之以怯;富有四海,需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绝顶聪明的人,用持重来保持他的聪明;功满天下的人,用谦逊来保持他的功劳;勇力盖世的人,用谨慎来保持他的本领……这就是所说的用退让的办法来减少自满。

使鲤及弟子们懂得了“满则覆”的道理。

二、君子坦荡荡 不被”伪道德”绑架

一日,一位寡妇与一位鳏夫正在大吵大闹,因昨夜里突然袭来了一场暴风雨,寡妇的两间茅屋被风雨掀翻,跑到邻居鳏夫家去敲门。告知自己的茅屋倒塌,无法安歇,乞求他看在老街旧邻的份上,开门借宿一夜,以避风雨。鲁男子亦隔窗劝她快些离去,以免招惹是非。”

  寡妇苦苦哀求,鲁鳏夫始终不肯开门。

  孔子并不急于下断语,弟子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一个寡妇,深夜去打光棍的门,这本身就是失节的行为。有的说,鳏夫为人心肠太恨,缺乏起码的同情和怜悯。有的说,鳏夫为了个人声誉,竟不顾邻里死活,这是不义之举。也有的说,应该开门借宿,救寡妇危难,至于他人品头评足,何必予以理睬……

  孔子于是给大家讲了一个柳下惠的故事。

  柳下惠是鲁国的贤大夫,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柳下惠正出门赶路,忽遇一场倾盆大雨,柳下惠赶紧躲进一个门洞躲雨。恰巧又有一位冻得瑟瑟发抖的女子来到门洞,并对柳下惠提了一个很无礼也很奇怪的请求:“请问公子,能不能让我坐在你的怀里取暖呢?我家里还有位病着的老母亲,如果我生病了,那我老母亲就没人照顾了。”

  柳下惠就抱着那女子坐着睡了一晚,等到睡醒以后,竟然忘记了自己怀里还抱着个大姑娘,一个晚上都没有非分之想。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相关文章

  • 孔子思想简介:孔子生平

    孔子是商汤王的后裔。因纣王无道,失德乱政,被新兴的周王朝所灭。后来周成王封纣王的庶兄微子于宋,于是孔子先世从王室转...

  • 孔子生平简介【17——18】

    《礼记·檀弓上》记载:孔子殡葬母亲之后,牢记母亲的教诲,刻苦学习,以便待机施展才能,光宗耀祖,为国出力。但毕竟孔子...

  • 孔子生平简介〖19岁〗

    一、完成了婚姻大事 公元前533年,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说起这门婚事,还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呢。原来在这之前,...

  • 孔子生平简介〖34岁〗

    一、鲁大夫孟釐子的遗嘱 公元前518年(鲁昭公二十四年),鲁大夫孟釐子病重将死,对他将作为继承人的儿子孟懿子说:“...

  • 孔子生平简介〖35岁〗

    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公室衰微,世卿专横,政在季氏的局面,鲁昭公不得不想方设法铲除季平子,以恢复公室...

  • 孔子生平简介【46岁】

    一、满则覆 孔鲤自幼聪明颖悟,才智过人,加以他是夫子的独生爱子,所以同学们都宠着他,久而久之便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

  • 孔子生平简介【56岁】

    一、 孔子开始周游列国 孔子对鲁君中齐国”美人计”深感失望,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

  • 孔子生平简介〖59岁〗

    一、卫国之乱 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是宋国公主,属于美艳的那种,史称“美而淫,好权术”,从小就跟公子朝私好。当时,因宋...

  • 孔子生平简介〖63岁〗

    一、被困蔡地 公元前489年,吴国大举攻陈,楚国帮助陈进行反攻。楚国的军队由楚昭王亲自率领着,驻扎在陈国东北部的城...

  • 孔子生平简介〖68岁〗

    一、孔子回国 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是年齐师伐鲁,孔子弟子冉有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求:孔门无将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生平简介【46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ag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