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檀弓上》记载:孔子殡葬母亲之后,牢记母亲的教诲,刻苦学习,以便待机施展才能,光宗耀祖,为国出力。但毕竟孔子这时还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青年,虽然小心谨慎,但人事经验是不多的。他单纯地想到有机会就该出一出头,同时他也觉得自己已经有一些本领了。
是年,季氏为了笼络士人,宴请士一级贵族,利用聚会引荐官员,层层推举。孔子自认为父亲是有名的武士,又是陬邑大夫,自己的出身理应是士,而且又熟知各种礼仪,很想借此机会见见季孙大夫,试试自己的学识如何,争得出头之日。”这位十七岁的居丧的孔子便穿着孝服跑去了。
当他走到季氏那高大气派的门前时,被家臣阳虎拦住,毫不客气地给了他一番羞辱。通过这件事,使孔子明白了一个道理,他原以为靠自己的努力和家庭出身能跻身于政坛,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打开突飞猛进之门,谁知他第一次还没迈动脚步时便遭到当头棒喝。这不得不迫使他更深一层次地冷静思考,最后他明白了,自己对世事的理解还很肤浅,对社会过于理想化,特别是对人道的变迁认识不足,无论对任何事情,总是付出自己的一腔热情,希望以自身的火热去温暖和感化对方,但现实给他上了生动一课,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仅仅靠自己的“火热、忠诚”是不够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等待他的将是更加坎坷的道路,必须为之终生奋斗。
孔子虽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还是设法见到了季平子,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经过这一番挫折,孔子更发愤了。他的道德修养和各种才能,一天比一天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