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大讲堂三笑集哲思
岁月‖《论语》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岁月‖《论语》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作者: 海挽天文化传播 | 来源:发表于2020-10-27 06:00 被阅读0次

逍遥玄出品,《论语》解读。

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七篇“述而篇”。告诉我们如何学习好古人智慧。

在上文品读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谈到了孔子不会去谈论不实际的东西。

如一些很神幻的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东西;不正经的,八卦的,打架斗殴这些。

孔子从不会去谈论,倡导人们不语怪力乱神,不做吃瓜群众。

而且谈论不实际的东西,浪费时间且毫无意义。

孔子后面又说到,多个人同行时,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自己的老师。

每个人因生活成长环境的不同,所学所见的也就有所差别,所以孔子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比自己好的呢,就跟他学习;比自己槽糕的呢,借鉴反省,然后改正。

继续下章。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桓魋(tuí):宋国司马向魋,因是宋桓公的后代,所以称“桓魋”。

孔子说:“上天赋予了我品德,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据记载,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宋国的司马桓魋听说以后,就带兵去害孔子。

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带人砍倒大树,想要杀孔子。

孔子在学生保护下,匆忙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

一个人具备了仁义、智慧和勇敢就会充满自信,临危不惧。

孔子说上天赐予他仁德,就算是司马也不能对他怎样,表现了他自信的一面。

自信,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品德;但是自信不能过了头,否则那就变成了自大。

接下来这章,孔子对弟子推心置腹。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二三子:诸位的意思。

孔子说:“弟子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没有什么隐瞒不教你们的。我没有一点不向你们公开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从孔子讲给弟子们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胸怀坦荡,不仅重视言教还重视身教。

孔子为人坦诚,在教学过程中毫无私心,即便对待自己的儿子伯鱼也绝不格外教诲,而是与其他弟子一样同等对待。

孔子特意对学生们的疑问做了解释。他在弟子们面前毫无掩饰,为的也是让学生们能从他的言行举止当中,获得知识学会做人的道理。




两大福利:

福利一,来简村,怎么少得了会员呢?大熊邀请你开会员啦,满满福利等你领,千万权重为你助力文章。

详情请点击☞简书合伙人大熊之影叫你领取福利啦!

福利二,有奖征文,做青春勇士。大熊之影带领小伙伴们给广大文友发福利啦,快来为自己的青春歌颂一篇。

详情请点击☞【岁月拾遗】专题第一季征文:青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岁月‖《论语》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ra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