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月.主题写作征文第六期:愁
九月的天空高远蔚蓝,九月的阳光灿烂温暖。
张苗的心情犹如这美好的天气一样,一改往昔的愁闷。亭亭玉立的女儿朵怡就要上大学了,她推着行李箱走在妈妈前面,望着女儿的背影,张苗感慨万千。
这个女儿可不一般,是张苗千辛万苦偷来的娃。
那是2005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张苗正在给五年级的学生上课,突然感觉一阵恶心,头还有些眩晕。她有些纳闷,难道是因为中午吃了前天的剩饭?她轻笑一声,还不到四十岁,怎么就这么娇虚了!以前也没少吃过,何至于此?
难道是?自己的例假一直不太规律,现在又有三个多月没来了!想到这里,心里顿时感到有些惴惴不安。虽然农村已经放宽了二胎政策。可她一个公办教师,是万不能生二胎的!
好不容易挨到晚上放学。刚送走学生,张苗就迫不及待地跨上自行车来到镇上的卫生院。她买了两支验孕棒,急急匆匆赶到宿舍,匆忙间拆开包装。
验孕棒上红红的两道杠是那么扎眼,张苗摘下眼镜,把验孕棒放在跟前,瞪大了眼睛,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又一遍,她多么希望那鲜红的两道杠合二为一,只是这种事不会以她的意志为转移,张苗无助地趴倒在床上,泪水顺着脸颊流到嘴里,有些咸,她都顾不得擦一下。
冬天的太阳落山较早,黑得有些快。张苗的丈夫杨柳为了爱人免受奔波之苦,从县城骑摩托车来到张苗的单间宿舍。
杨柳有些好奇,天这么晚了,张苗怎么不开灯。他轻轻推开门,屋里一片漆黑,只有炉子里的炭火发出微弱的光,已经奄奄一息了。
杨柳随手按了一下门口墙上的开关,屋里顿时明亮起来。只见妻子头朝门口瘫倒在床上,头发凌乱,眼睛红肿。
“苗苗,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我带你去医院好吗?”张苗的样子着实把丈夫吓了一跳。一向身体健康,活泼开朗的妻子怎么变成这样?
“杨柳,我怀孕了!”床上的人细如蚊声嘟囔了一句。
张苗的声音虽然羸弱,杨柳还是听见了。他的内心也有一些忐忑,却不想让老婆难过,他安慰说:“老婆你不是早想要个女儿吗?我来想办法。”
杨柳的话仿佛一剂强心剂,张苗浑身一下子就有劲了,她腾地从床上坐起来,如果不是杨柳扶了她一把,差点摔在地上。
人家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张苗做梦都想要一个女儿。只是现行的生育政策不允许她有此奢望。
察觉妻子来了精神,杨柳松了一口气,他低声说了一句:“你容我好好想想,咱们先想办法应对眼前的困境。”
“只要你同意,我就有办法。冬天不显怀,咱先偷偷藏着,谁也不说,明年春天穿得薄了,我就请病假。无论如何,咱也要把自己的骨肉留下来。”有了丈夫的首肯,张苗顿时来了主意。
“孩子可以想办法生,只是户口问题无法解决。”杨柳无奈地对妻子说,也像是在自言自语。
“车到山前必有路,我相信一切会有办法的。”张苗此刻无比坚定地想要保住肚子里的孩子,她似乎看见有一个粉粉嫩嫩的小姑娘,正在喊她妈妈。
“张老师,最近有什么喜事?皮肤那么红润,人也好像胖了些。”学校里唯一一个女同事王老师好像看出点什么,有意无意地问张苗。
“哪有什么好事,天天还不是老样子。”张苗所在的学校一共就三个老师,除了一个年轻的男老师,就她和王老师两人,在没有结果时,她万不敢说实话,她决不能拿肚子里的孩子开玩笑。
“张苗,正月初六,高中同学聚会,你一定要来哟。”班长年前给张苗打电话,对她发出邀请。
“实在不好意思,我参加不了。我丈夫是外地的,正月要回他老家过年。”
“咱们毕业20周年纪念日,你无论如何也该参加一下吧!在北京工作的同学都会回来。”班长锲而不舍地游说着。
此时,张苗已经怀孕五个月了,仲有万般理由与同学聚聚,她都忍了。此时,开始显怀,她无论如何都不能把孩子的事暴露在他人面前。
新学期开始,张苗请了病假,好在同事不多,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为了躲避外人的干扰,她干脆换了新的手机号。
儿子已经上初中住校,两周回来一次,不受太大影响。
前两年,张苗夫妻二人在县城购得一处四合院。她每天都会把大门从里面上锁,丈夫和孩子从外面用钥匙能打开。
邻居了解张苗在乡村小学工作,也不会敲她家的门。她仿佛与世隔绝,一心一意在家养胎,实在无聊了,就搬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偶尔也会在院子里悄悄散散步。
白天偌大的四合院,只有她一个人。丈夫给她买了许多书,翻阅各种书籍成了她打发时间的日常。
早上八点,张苗会轻轻摸摸自己的肚皮,准时把肚里的宝宝唤醒,问候早安,然后给孩子讲好听的故事。晚上八点,她会轻轻拍拍肚皮,告诉孩子该睡觉了。
由于缺乏足够的锻炼,张苗患了严重便秘,吃了许多偏方也不见好转。为了方便就医,又不被熟人认出来,她穿上杨柳的运动服,戴上口罩、遮阳帽。张苗对着穿衣镜里臃肿的自己自嘲一笑:“怎么看都不像个小偷,却又是小偷,只是别人偷东西,我偷娃娃。”
明媚的五月,女儿朵怡在丈夫老家一间乡镇医院呱呱坠地。张苗才真正松了一口气,身心顿觉轻松了许多,不仅仅是因为生下了孩子,还因为她卸下了一个巨大的包袱。
女儿就像一个精灵公主,一天天变化着。她头发黑黑的,眼睛大大的,小脸粉嘟嘟的,非常讨人喜欢。
请了半年病假,无论如何,也得上班了!为了安全起见,张苗只能把孩子留给婆婆抚养。想象着离开女儿,这一别少说也得两三个月。
望着可爱的女儿,张苗的心仿佛被刀割一样疼痛。她怎舍得把刚一个多月大的女儿交给千里之外,异地而居的婆婆。
如果让婆婆跟着一块抚养,生娃这件事不一定哪天就会像定时炸弹似地引爆,让她、丈夫、儿子陷入不可挽回的困境中。
离开杨柳老家那天,张苗抱着女儿哭得稀里哗啦,孩子好像和她有心电感应似的,一直瞅着她不肯睡觉。
多少个夜晚,张苗对着天花板思念着自己的女儿;多少个白天,看着自己的女学生,企盼着女儿也能回到自己身旁。
“朵朵,爸爸妈妈回来了,快喊人呀。”朵怡奶奶看着儿子、儿媳、孙子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物进了院子,喊朵怡叫人。
朵怡躲在奶奶身后,胆怯地使劲拽着奶奶的衣服,不敢喊人。
张苗扔下手中的东西,跑到朵颐跟前,一把搂住孩子,朵怡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张苗的心仿佛被针狠狠戳了一下,泪如泉涌。自己亲生的女儿连妈妈都不认识,如何让她不揪心。
“朵朵,我是妈妈,给你吃棒棒糖好吗?”张苗像变魔术似的,从衣兜里掏出一根彩色的棒棒糖。孩子怯生生地接过棒棒糖,哭声才渐渐变小了。
夜里,张苗夫妻二人躺在炕上,翻来覆去无法安睡。女儿就在隔壁奶奶屋里,说什么也不肯跟他们一起睡。
“杨柳,女儿眼看就两岁了,明年就该上幼儿园了,咱无论如何也得把孩子带出去!”
“苗苗,我倒有一个办法,你如果同意,明天咱就去办理手续。”
“什么办法?赶紧说呀!”
“堂哥眼看就快50岁了,早年因为家里穷没娶上媳妇,咱不如把女儿的户口落到他的户口本上。”
“那怎么行?咱才是孩子的爸妈。”张苗瞪大了眼睛。
“只是借用堂哥的户口本,又不是真把女儿过继给堂哥,你还怕女儿不认你不成?”
“把孩子的户口落在别人身上,我实在过不了心里这个坎。如果没有别的办法,也只能这样了,总不能让朵怡一直黑着。”两年来,两口子想了无数办法,只有这个靠谱些。
终于到了朵怡要上幼儿园的年龄,张苗夫妻把孩子和奶奶一同接到身边。因为朵怡的户口在老家,只能上私立幼儿园。为了避嫌,平时都是奶奶接送,张苗、杨柳两个人很少带女儿出门。
“妈妈,幼儿园有亲子运动会,要求爸爸妈妈参加。”
“朵朵听话,爸爸妈妈要上班,让奶奶陪你去,好吗?”
“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陪,你们从来都不陪我,是不是不爱我了?”一向乖巧懂事的女儿,此刻伤心地问着。
“朵朵,爸爸、妈妈怎会不爱你,只是妈妈真没时间。”张苗还想像以前一样搪塞过去。
“我都上大班了,你们一次都没陪我参加过运动会。”晶莹的泪珠挂在女儿白皙的脸上,是那么刺眼。
“朵朵,明天妈妈请假陪你参加运动会。只是你要答应妈妈,在外人面前不要喊我妈妈,好吗?”张苗似乎下定了决心,总不能给孩子的童年留下太多阴影。
朵怡似懂非懂地看着妈妈:“我不给妈妈添麻烦。”
一年一度的亲子运动会非常热闹。第一次有妈妈陪着参加,朵怡格外兴奋。特别是在“小脚踩大脚”“两人三足”这两个活动项目中,她俩还得了第一名。洋溢在朵怡脸上的微笑是那么生动,让张苗挪不开眼睛。
直到2012年,杨柳堂哥因为身体原因丧失了劳动能力,杨柳才以过继的方式想办法把女儿的户口,迁到了他们的户口本上。
朵怡顺利地上了小学。此后,张苗就可以名正言顺的送朵颐上学,开家长会,逛街……
如今,看着女儿考上了985的学校,张苗长长地呼了一口气。朵颐已经成年了,换了一个响亮的身份,名校大学生,可以拥有自己的户口本了。张苗心中那根刺,好像随着时间的推移拔出来了。
在分别的那一瞬间,埋藏在张苗心中的愁绪慢慢消散了,她不无感慨地说了一句:这个偷来的娃娃有出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