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贯通想法国学文化经典
必也正名乎——论语贯通148

必也正名乎——论语贯通148

作者: 璞文1 | 来源:发表于2019-06-27 10:17 被阅读3次

颜回是孔子弟子里面学问与道德的代表,《颜渊》篇是仁的思想在实践中的不同层面的运用;子路是孔子弟子里面行动的代表,《子路》篇则是讨论政治与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如何归于仁、归于道。

13•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13•2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13•3 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3•4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13•5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子路》篇一开始就问政,与《为政》篇不同,《为政篇》一开始讲德,“譬如北辰,众星拱之”。上下二半部《论语》,侧重点不同,上半部讲“理”,下半部讲“行”。

13•1指出要有勤勉的精神,就是先要有敬业的心,对事情负责任;管理政务,一定是很劳累的。

13•2要善于分工,做好组织结构 ,再选举运用合适人才;

13•3名正才言顺,就是职责、才能与职位要相符合,才能把政务处理好。在这里批评子路太野,一个组织,权限与职责这些底层逻辑不做好,名份不确认,组织做不好的。

13•4为政的要点是人才,要善于授权,而不是自己什么都要干;

13•5理论的知识,如果不使用是没有用的,用政就是不断运用知识的过程。

以上,把政治治理的组织 、分工、职责、授权与人才选拨等要点都 简要概括了。

相关文章

  • 必也正名乎——论语贯通148

    颜回是孔子弟子里面学问与道德的代表,《颜渊》篇是仁的思想在实践中的不同层面的运用;子路是孔子弟子里面行动的代表,《...

  • 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卫君侍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

  • 2022论语分享第292篇:定好各自的职责,名正才能言顺

    【论语原文】 子曰:“必也正名乎!”(13.3) 【释义】 团队要有各自的角色,要各司其职。 【一句话总结】 定好...

  • 论语·子路13.3

    分享《论语.子路13.3》: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

  • 《论语·子路第十三》03:如何看待那点儿国故

    《论语·子路第十三》03:如何看待那点儿国故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

  • 必也正名乎(江前进)

    孔子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而在“礼”中,主张克己复礼,首/尤重“必也...

  • 名不正则言不顺

    每天一页书第55天 继续读论语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

  • 知我者其天乎——论语贯通159

    前面讲了在政治上,以义为重,还是以义为重,是修养的根本落脚点,是上达或者下达的区别。下面则接着上一段,讲孔子老骥伏...

  • 郁郁乎文哉——论语贯通62

    前面掀起了一段小高潮,回答了林放所问的“礼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指出礼不是表面的仪式,是内心的诚敬,更重要的是对...

  • 每天读论语-148

    读论语-148 原文(6-29):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 中庸作为道德标准,是最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必也正名乎——论语贯通14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dl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