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无私坦荡,所好所恶,是人性至情的流露,所以敢爱也敢恨
孔子说:“只有仁者才能喜好人,也能厌恶人。”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篇之三
短短9个字,孔子从好恶两个方面,概括了仁者的是非观,话很浅,意却很深。
“好”是喜好、喜爱;“恶”是憎恶、讨厌。好恶之心,人皆有之,为什么孔子却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关键就在这“仁”字上,“仁”是孔老夫子评判一个人的基本标准。仁者首先要有仁心,而仁心,说到底就是正直无私,没有私心杂念,待人公平公正。世上唯有仁者,才能真正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才能无畏,才会敢爱敢恨。可见真正的仁者,必是性情中人,必有真性情。但这种真性情,是建立在良知与道德判断的基础上的,他有着识人的智慧,有着明察秋毫的眼力,决不以自身的利害关系来判断是非曲直,也不以团团伙伙的人身依附关系来区分敌我阵营。
仁者所好的是有仁有义的善良之心,所恶的是不仁不义的无耻行径。而不仁的人,因为内心充满私欲,做人是没有底线的,他的好与恶,他的爱与恨,都是伪善的,始终被一己私利所左右,所以既不能真好,也不能真恶。同样道理,内心没主见,是非不分的好好先生绝不是仁者,但只有铁石心肠的鲁夫莽汉,也称不上是仁者。
仁者的所好所恶,是人性至情的流露,既有坚定的原则立场,更有侠骨柔肠的关爱之心,而不会是喜怒无常的肆意妄为。仁者必有爱心,仁者的好与恶,就是心中有一个善恶是非的准则,他的好人或恶人,其实只是对事不对人,你做好事,就会喜爱你,你做坏事,就要厌恶你。所以仁者的厌恶人,其内心还是出于爱,是由爱而生的恨,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尽管厌恶你的恶行,但同样会拿着善意来对待你,充满同情心,期待你能抛弃私心杂念,回归于仁道。
记得不止一个伟人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人都可以问一下自己的内心,面对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有没有戴着假面具去跳舞,而把自己那颗疲惫的心累得要死呢?心中到底有没有一个准则,可以真心地去爱去恨呢?
拓展阅读:
【先贤精义】
朱子:盖无私心,然后好恶当于理,程子所谓“得其公正”是也。
《论语正义》:凡人用情,多由己爱憎之私,于人之善、不善有所不计,故不能好人、恶人也。若夫仁者,情得其正,于人之善者好之,人之不善者恶之,好恶咸当于理,斯惟仁者能之也。
《论语注疏》:此章言唯有仁德者无私于物,故能审人之好恶也。
李炳南:《公冶长篇》孔子答复子张说:“未知,焉得仁。”《颜渊篇》孔子答复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仁者有智,能克己复礼,不妄为好恶,故唯有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游氏: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
缪播:仁者,人之极也,能审好恶之表也,故可以定好恶。若未免好恶之境,何足以明物哉?
张栻:惟仁者为能克己,故能好人、能恶人,莫非天下之公理而已。
《荀子·非十二子》: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
《论语全解》:仁者诚足以尽性,明足以尽理,不牵于憎爱之私,不惑于是非之似。故所好,非作好,而天下之所同是;所恶,非作恶,而天下之所同非。此所谓无欲而好仁,无畏而恶不仁也。黄帝之伐蚩尤、任力牧,舜之命九官、去四凶,不过如此。彼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以至好人所恶、恶人所好,不仁可知也。
徐英:仁者,心体湛然,如明镜止水,物无所逃其妍媸。
云门隐者按:人心为私欲所障蔽,所缠缚,于是不得安于仁,从而好恶失其正。仁人,居其正、得其中,所以真能好人、恶人。反求诸身,中正以行。
钱穆:本章当与上章连看。不仁之人,处困境,不能安。处乐境,亦不能安。心所喜,不能好。心所厌,不能恶。循至其心乃不觉有好恶。其所好恶,皆不能得其正。人生种种苦痛根源,已全在此两章说出。能明得此两章之涵义,其人即是一智人,一勇者。然此两章陈义虽深,却近在我心,各人皆可以此反省,以此观察他人,自将无住而不见此两章陈义之深切著明。……好人、恶人,人孰不能?但不仁之人,心多私欲,因多谋求顾虑,遂使心之所好,不能真好;心之所恶,亦不能真恶。……究其根源,则由人之先自包藏有不仁之心始。若人人能安仁利仁,使仁道明行于人群间,则善人尽得人好,而善道光昌,恶人尽得人恶,而恶行匿迹。人人能真有其好恶,而此人群亦成为一正义快乐之人群。
【学习参考书目】
《荀子》 《论语义疏》 《论语注疏》 《论语集注》 《癸巳论语解》 《论语正义》 《论语新解》 《论语讲要》 《论语会笺》 《论语集释》 《论语全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