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月•微型小说主题创作人物篇第十一期:边缘人
老人一般都喜欢小孩儿,所以小孩儿也大都喜欢腻着老人。从我记事起,就非常喜欢我那住在十里外村子的姥娘,其程度甚至超过了自己的母亲。印象中我姥娘是天底下最好的老太太,虽说满口已经没有几颗牙齿,可满脸的皱纹和塌陷的嘴角笑起来更加和蔼可亲。更有一双骨节变形又粗糙的手,时常还会小心地摸摸我的脸和头,眉目间总是流露着无限的慈祥和关爱。
我家隔壁是春妮家,春妮姐妹的奶奶叫马老太。马老太是个七十多岁的小脚老人,她跟我姥娘差不多年纪,可却总是让我们十分畏惧,就连她的孙女春妮姐妹也很少去她的房间。母亲说马老太是地主婆,是资本家,让我们远离她家。可我和春妮姐妹从小都是一起玩的,还是离马老太远点好了。
马老太干净利索,白白胖胖的,一口整齐的牙齿,但不爱说笑,每天总是一个人坐在炕头的窗户前看着窗外。偶尔也会戴着花镜,手里捧着本书看。有时候我们在院子里玩得热闹,可能嫌院子里太吵,她还会隔着窗户斥骂春妮姐妹几句。每每这时,春妮就会白眼儿一翻,然后嘟嘟囔囔地跑回自己的屋里。春妮说,奶奶老逼她背古诗,但她不喜欢,妹妹也不喜欢。
那个时代,孩子们可以玩的东西不多,跳绳、跳皮筋、滚铁环等等。很多游戏都是就地取材,自得其乐了。记得那一天,我们把吃剩下的墨鱼骨(也叫海螵鞘)放在洗澡用的大水盆里,墨鱼骨就是一只只小船,我们就是掌舵的船长,玩得不亦乐乎。
正在玩得忘乎所以的时候,突然听到老太太在窗户里喊我们,示意把那些墨鱼骨拿给她瞧瞧。不得已,我们唯唯诺诺地起身送了进去。第一次进马老太的屋子,这屋子对我们来说是个很神秘的地方,不由得左右打量。马老太的屋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靠墙一张大木床,红色油漆面,上面吊着一挂蚊帐。蚊帐干干净净的纯白色,看不到一点污渍。地上一张小饭桌,旁边几把带靠背的小椅子。在旁边靠墙地方,我竟然看到了一个书橱,里面摆着满满当当的书籍。
我羡慕地移开目光,这时候马老太接过了墨鱼骨,有点兴奋的样子,顺手戴上老花镜,又从针线筐子里找出剪子和小刀。在我们好奇、期待的目光里,她开始对墨鱼骨精雕细刻,嘴里还哼着首歌儿:
“去年我回去,你们刚穿新棉袍;今年我来看你们,你们变胖又变高。你们可曾记得,池里荷花变莲蓬;花少不能没颜色,我把树叶都染红……”
我们都震惊了,没想到马老太的歌声那么好听!后来春妮偷偷告诉我,她听妈妈说奶奶以前上过女子大学的,只是不知道怎么嫁给了她那成份不好的爷爷。
我们正迷醉于马老太的歌声里,突然她停下不唱了,惋惜之余,才发现经过她一番精雕细刻后,松脆的墨鱼骨瞬间就变成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人儿。再用铅笔画上嘴和眼儿,活脱脱的就是个人参娃娃。我们如获至宝、兴奋不已,没想到老太太还有这么多“绝活儿”!也许是同样的兴奋,老太太穿着自己做的素净旗袍,笑得像个姑娘一样,我想她年轻时候一定很是漂亮。这时,突听到“吧嗒”一声,一排整齐的牙齿从老太太嘴里掉出来,掉到了桌子上,吓得我们一哄而散!
后来,春妮告诉我,老太太满口整齐的牙齿都是假牙啊!从那以后,我们不再理会母亲的话,跟着老太太学会了唱那首《西风的话》,也学会了用剪子和小刀把墨鱼骨雕刻成各种小动物,小学毕业的时候,我已经跟着老太太学会了三百多首古诗。马老太每天慈祥地笑着,越来越像美丽慈祥版的姥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