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辩证统一的关系是自然界或者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上下、高低、强弱、黑白、阴阳、生死等等,都是自然发展的最基本特征。当然,在这些最基本的关系中,存在着相互转化的问题,在一定条件下,上则成为下,上则成为上,黑夜过去是白天,阴衰则阳生。老子一直主张守雌、贵柔,柔弱胜刚强。
老子说,人一生下来是柔弱无骨的,但一旦死亡,尸体就变得僵硬,连寿衣都穿不上了。小草刚发芽时是柔软的,等到长成了,枯槁了,同样是僵硬而不柔软的。从这些现象我们来推理,如果我们追求刚强,最终是条死路;如果我们保持柔弱,最终会茁壮成长。
从这些自然现象出发,老子认为,兵力强大就会灭亡,树木长大了就会折断。因此,坚硬庞大的总是处于下层,而柔软弱小的东西总是居于上面。
当然,老子也只是用自然现象来论证一些社会现象,有一定的片面性、机械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认为凡是柔弱的东西就能生存下去且生存得很好,凡是坚强的东西就会死亡,也是不完全符合客观规律的。老子讲的这些道理,需要有一定条件的支撑。
王弼在《老子道德经注》中解读“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时举例说,强大处下,“木之本也”;柔弱处上,“枝条是也”,用树干与枝条的自然现象去说明柔弱胜网费的道理。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萌芽、出生、成长、壮大、死亡的过程,这是自然界的规律。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变永远是不变的。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西方古代的哲学家,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曾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老子拿自然界这些现象去推导人类社会现象,自然是有他的用意的。而其根本的用意,仍然是警告统治者去实现有效的国家治理。西周末期,礼崩乐坏,诸侯纷起而争,最后的结果,老子不得而知,但我们现在往回看去,就是从几百个诸侯国到剩下战国七雄,再到最后秦国灭六国而一统天下。如果秦国坚守守雌贵柔的理论,不采用商鞅变法,那最后的结局,则秦国有可能被其他国家灭亡。
仅从地球来说,自然界就是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生存下去是唯一的目的。为了生存,植物、动物和人类必须适应自然界的种种变化,找到自己能够生存下去的条件。老子讲守雌、贵柔,也只是告诫统治者不要实行暴虐统治而已。如果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讲,也是很有道理的。
《二十四史·宋史》中有一段话,是对苏轼的评论,如今读来,自是对老子的思想会有更多的领悟:
苏轼自为童子时,士有传石介《庆历圣德诗》至蜀中者,轼历举诗中所言韩、富、杜、范诸贤以问其师。师怪而语之,则曰:“正欲识是诸人耳。”盖已有颉颃当世贤哲之意。弱冠,父子兄弟至京师,一日而声名赫然,动于四方。既而登上第,擢词科,入掌书命,出典方州。器识之闳伟,议论之卓荦,文章之雄隽,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为之主,而以迈往之气辅之。故意之所向,言足以达其有猷,行足以遂其有为。至于祸患之来,节义足以固其有守,皆志与气所为也。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二君皆有以知轼,而轼卒不得大用。一欧阳修先识之,其名遂与之齐,岂非轼之所长不可掩抑者,天下之至公也,相不相有命焉,呜呼!轼不得相,又岂非幸欤?或谓:“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
近代国学大师钱穆在评论苏轼兄弟时说:
他们(苏氏兄弟)的学术因罩上一层极厚的释老的色彩,所以他们对于世务,认为并没有一种正面的、超出一切的理想标准。他们一面对世务却相当练达,凭他们活的聪明来随机应付。他们亦并不信有某一种制度,定比别一种制度好些。但他们的另一面,又爱好文章辞藻,所以他们持论,往往渲染过分,一说便说到尽量处。近于古代纵横的策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