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微信公众号,ID:匆匆岁月719 ,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月•微型小说主题创作人物篇第五期(3)俗人
一觉醒来,整个小城融入了一片雪白之中。
北风吹着哨子“飕,飕”地刮着,雪花随风飞舞,飘飘悠悠,有些凌乱。
在前进路的一个公交车的站牌下,挤满了人,左顾右盼,焦急地等待着。
终于,在远处茫茫的白色里,出现了5路车臃肿的身躯。
在雪中等了一刻多钟的人们,此刻都兴奋起来了。
呦呵!瞧瞧,有整理头发的,有扶眼镜的,有重新包围巾的,还有跺着脚的,不知是想跺掉鞋上的雪,还是想活动一下那冻僵了的脚。总之,人人整装“战斗”,个个蓄势待发。
刚升入高中的阿珠也不敢怠慢,先不管老师会不会批评,但上学迟到总归是不好的。阿珠搓了搓冻麻木了的手,往上拽了拽滑下肩头的书包带。随着人群的躁动,阿珠的神经即刻紧张起来。
车,在几十米外缓缓地朝人群方向行驶……
等车的人群,已经迫不及待地拥到了路中间。阿珠随着人流向车跟前挤去。这时,似乎每个人都在估量着对自己最有利的位置,不停地挤来挤去,两只手本能地将身边的人向后拨拉。
车擦着人群的边缘慢慢驶了过来,没等它停稳,人群就不约而同地涌向车门。
于是乎,帅哥的翩翩风度,姑娘的矜持恬静,知识分子的温文尔雅……在这一刻,统统都丢在那空落落的站牌下。
看那一个个黑发的头,白发的头,长发的头,短发的头,戴帽子的头和包围巾的头,都在车门口外攒动;那一双双戴着手套的手和没戴手套的手,一同向上挥舞着,都用力向前够着,试图去抓住车门。
此刻,人与人之间没有了戒备,没有了距离。
大家“亲密无间”紧紧地挤在一起,人与人之间无需礼貌和谦让。身材高大强壮的,充分发挥自身海拔优势,一个箭步冲到前面,迅速跳上了车。身材瘦小的,则巧妙地利用低层空间,从人群的缝隙中挤上车。
……
那些上了车的,有点洋洋得意。没上车的,有点败坏气急。
阿珠凭着年轻力足,也挤了上来。她看着这像鱼罐头一样的人群。心里琢磨,难不成,人的弹性度才是最大的?
经过一番辛苦努力,刚才等车的那一堆人,竟然大都“压缩”进了汽车狭小的空间,车门吱吱扭扭,勉强关住了。
这个载满人的车,像个吃撑得海棠猪,吭哧吭哧向前挪动了。车外那几个没挤上车的人,又回到了站牌下,懊恼的望车兴叹。
此时的阿珠,已被上车的人流涌到了车后门的那个窗边。平时在体育课上连俯卧撑都做不了几个的阿珠,这时两只胳膊不得不撑在车窗边的扶手上,用力承受着身后不断涌来的压力,关节似乎在“咔咔”作响了。
阿珠稍稍动了一下身子,扭头看到了车窗上结着一层冰凌,奇形怪状,乱七八糟,奇丑无比。
车,龟速挪到了下一站。
阿珠趁着这个空档,赶紧松了扶手,挺了挺酸痛麻木的身子,准备接受第二次“浪潮”的冲击。
车门在一双双手的帮助下,吱吱嘎嘎地打开了。同样的场面,同样的人群,同样的拥挤。却似乎又有些不同。
车门口有一顶晃动着的橄榄绿军帽,在乱糟糟的人群中特别醒目。
帽沿下的那张脸,带着稚气,也带着成熟。虽然左脸颊下方一道不长的伤疤破坏了脸部的完美,但军人特有的坚毅和刚强依然在。
阿珠盯着这张脸,脑子里闪烁着电影电视里的英雄形象……
是的,阿珠没有猜错。他胸前闪着光的,的确是一枚勋章!
阿珠,猛得愣住了,她看清了他的左袖管空荡荡的,早已被身旁的人挤成了一块布。
也许,不久前,那只胳膊还在训练场上挥舞着,还在执行任务中忙碌着……
而现在,他挤在这群四肢健全的人群中,用另一只强壮的手臂护着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使劲把她从人群中解救出来。
他胸前的那枚勋章经不住摩擦挤压,掉了下来,滑进了人缝里。年轻军人根本就没发现,他只是急急地大声说着:“大家都别挤了,小心孩子!”憨厚的脸上布满了焦虑,伤疤在痛苦的抽搐。
阿珠愣愣地看着这一切,心跳得很急很快,撞得胸口直疼……
那一双双拼力向上扒着的手,碰到了那软塌塌的袖管,有些迟疑了,犹豫着缩了回去;那一双双粗暴的眼睛,看到了仅存在的这只胳膊,身体不安地移开了;那一双双狂躁的脚也变得迟钝起来,慢慢地向后挪去……
那枚勋章,在脚下闪闪发光。
小女孩眼尖,捡起来,在衣服上蹭了几下,稚声稚气地说:“叔叔,你的奖章。”
车外的吵闹声,顷刻间,静了下来。
车内的人不知车外发生了什么,一个个闭了嘴,惊奇地向门口张望着。
跳跃在眼前的那一抹绿,瞬间,温暖了车上和车下的人。像春天的一缕花香,像夏天的一袭清风,像秋天的一片红叶,像冬天的一掬白雪。
这一刻,车内,车外,都安静了。静的只能听见雪花簌簌落下的声音。
阿珠轻轻闭了一下眼睛,心在倾听。忽然觉得这旋律,竟然比舒伯特的钢琴曲还要美妙。咦?先前,咋没这个感觉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