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复读

作者: 杨润a | 来源:发表于2023-07-22 10:45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微信公众号,ID:杨润,文责自负。

01

二零零三年的6月7日,是我参加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

那年赶上非典,考题也跟着出偏了,一个字:难。本科线408分,我考了412。

按理说我应该窃喜,但是——参照以往高校录取经验,能贴边录取我的本科院校,一个也没敢报。

前两年本科线都在480分左右(理科),谁也没料到03年的本科线会断崖式降至408分。

填志愿时是奔着好点儿的专科报的,结果分数下来后才知道自己竟也能过线(本科)。

就这样去读大专?咂么咂么心有不甘。于是我决定卷土重来:复读一年。

老爸不同意。

他说多读一年就多花1万块钱,晚上一年班又少挣2万,这一反一正3万块钱就没了。

老爸常年做小生意,整天开着松花江微型车往乡下跑,卖点蔬菜水果日用品,算账确实是他一大长项。

我说也不能这么看问题,复读一年考上个本科,说不定会考上一本,到时候找个好工作,一年就把两年的钱挣回来了。

老爸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说万一还是考不上呢?

老爸这种不信任的态度令我十分恼火,我没好气地辩解道:今年也不是没考上(本科),只是没报好!

老爸见我面红耳赤的样子没接茬,点了根烟沉着脸往外走了。

那个脏兮兮、皱巴巴的雨绸布围裙裹在他浑的圆的身体上,似乎把他显得更加愚蠢了。

说实话,我也顶看不上老爸的,尤其是他那个小买卖。

即使他没有一空闲下来就嘟囔着要我努力学习,此时也没有阻止我复读这件事,我也看不上。

不是一身鱼腥味就是烂菜叶子味,连崭新的一百块钱经过他的手都弄得脏兮兮。

况且每天早上三四点钟就得去批发市场,夏天还行,冬天都是黑灯瞎火哪哪看不见,常常是还没睡醒就被他叮当作响得给吵醒。

还想让我跟着他干,想都别想,我将来绝不会干这些。我恶狠狠地想。

想复读的同学不止我一个,好哥们儿秦时霸也有此想法。而刚好他有一个表哥在地区一中当老师,于是他帮我们联系了复读的事情。

换个学校,换个环境,也是我想要的。

那天早上天灰蒙蒙的,头顶上似乎趴着一头猛兽正垂涎欲滴,它的哈喇子随时都会变成倾盆大雨猛砸下来。

我收拾好了一箱书和行李,把他们提到大门口的马路边,准备打个车去火车站。

老妈跟了出来,老爸在院子里摆弄他的小货车,不知是擦车还是上油,拉个长脸装作看不见。

我也忽视老爸的存在,连招呼都没打就大踏步走出去了。

小风吹过来,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头发正在风中飘逸。我毫不避讳地抬起头迎着风让它们尽情地吹。

我觉得自己像极了即将上阵的将军。哼,等我凯旋而归的时候再斜眼看看他们曾经不信任我的嘴脸。

终于等来了一辆空着的出租车,老妈非要挤上去送我到车站,我却毫不留情地把她挡了回去:你儿子也老大不小了,不用惦记,我会经常往家里打电话。

“嘭”地一声门关上了,车子一溜烟奔了出去,把老妈、老家的房子以及街边的院门远远地甩开了。

我知道老爸什么心情,更知道老妈什么心情,眼不见心不烦,我长长地呼了一口气。

豆粒大小的雨点啪嗒啪嗒地砸在挡风玻璃上,随之倾泻而下。

02

第二年的暑假,也就是04年高考结束,那个夏天闷热,等分数的日子就更加难奈。

一天下午我正半躺在床上看三国演义,听见院子里有人在说话,声音高亢而洪亮,似乎还有点磁性,显然不是老爸老妈,也不像熟悉的亲戚朋友。好奇心促使我放下书,想到院子里看一看。

我刚一探头,一双炯炯有神的目光正向我投来。

“哎哟,老兄弟,你家儿子有福啊。”

“嗨,有什么福。”老爸心不在焉地搭着茬。

“这个孩子不得了哦,看他浓眉大眼,嘴唇深厚,这在古代“不是骑马就是坐轿”之相啊。”

哼,原来是个相面的,看我们家院门开着借口进来喝点水,恐怕还想骗点钱吧?

我十分不屑地转身回屋了。

老妈却来劲了,说我今年高考,还不知道成绩呢。我知道老妈的用意,心想她真多事。

说到这里那人的声音突然压低了。这让我有种不详的预感。

我把耳朵支棱起来仔细地想听清楚他说了什么,结果只模模糊糊地听到了一句“估计还得再读一年”。

我靠,咒我是不是?

我火气上蹿,直想冲出去胖揍他一顿。

但转念一想,这又何必呢?冲动只会加重父亲对我的看轻。(毕竟我二十岁了,也有一定的自控力了。)

事实上,我更担心得是被他言中。

这一年的复读,比起之前确实用功了不少,但分数并没有很大提升。

我的基础不好,这一年来几乎都是在补习基础知识。

前文说过,前一年高考题出偏了,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实属霉运。然而对我这种经常玩偏门左道游戏、连懵带猜、心理素质较好的同学来说却是占了便宜。

然而一旦回归正常,我基本要从头学起。

但咱不气馁,决定复读时就已经做好了努力学习的准备。

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坚持早上6点起床,晚上10点睡觉,认真听课,绝不贪玩。

一个月后迎来第一次月考,总分竟不到400。

没关系,我安慰自己。毕竟才一个月老师也没讲多少东西,而考试考得是全盘。

接下来迎来第二次月考、第三次月考,然而也都不理想。

三次月考之后,老师带大家把所有的课程都复习完了。

到第五第六第七次的时候,分数也从来没超过430。好像被什么东西坠住了一样,就是涨不上去。

那会儿可真的有点着急了。

我把打篮球的时间缩短了,网吧也不去了,连最喜欢的台球也不碰了。

可越是这样,反倒还经常失眠了。晚上常常整宿睡不着,与此同时白天上课睡不醒。

那段日子不堪回首,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

我开始后悔复读。起初的那份狂妄早已不见踪影,甚至连自信都没了。

好在身边还有秦时霸,他的成绩虽然比我好点,但也强不了多少。但人家身宽体胖,依然自信满满。

他时常劝慰我别放在心上, 说有个好心态有个好身体比啥都强,按部就班地学到高考那一天,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的。

那段时间也是我往家里打电话最勤的一段时间,差不多一周打两次。

没有别的,只想听老妈说说话。老妈很少问我成绩,只问吃穿住得怎么样,冷不冷热不热。

有时我也试探着问老妈如果再考不上(大学)怎么办。老妈说人的命天注定,多上一年学多长些知识。

我总结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老妈说就是这个意思。我们都故作轻松地笑了。

老妈的这份态度让我发自内心地感激。挂了电话后我在心中说过无数次的谢谢妈妈。

很快就临近春节了,还有一周才放假我便提前收拾行李回家了。我想回家好好调整调整。

两周后我像泄了气的皮球又被重新充满了气,能量满满地回到了学校。

吸取上学期经验我不敢过于焦虑了,保持节奏平稳似乎更要紧。

直到高考前一个月的模考,我才进入学校按照以往升学率计算出来的本科排行榜里。

我不敢高兴,生怕上天知道了我沾沾自喜的心理再把我打回线外的行列。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高考就结束了。

正如那个卜人所说,我没考上。

老妈白花了500块钱求他化解霉运,然而一切都是徒劳的。

如果说去年的高考有幸运的成分,那么今年的高考完完全全都是真实水平。

我的分数与本科线只差了7分。有一道物理实验题,17分,而我只得了3分。

说到这道题,肠子都快悔青了,真有一种“大意失荆州”的感觉。因为这道题我做过和它很相似的类型题,第一眼看到就兴奋得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结果太马虎只得了3分丢了14分。

暑假难奈,除了看看书我也不能总在家里窝着,有时也会去找以前的同学玩。

有的同学在上本科有的在上专科,提起大学他们总是滔滔不绝,似乎大学里有说不完的趣事。

但从他们的讲述中我发现本科同学和专科同学讲述的乐趣是有区别的。

专科同学讲述中似乎没有“学习”二字,本科同学讲述中似乎没有“胡作”二字。

对于我的分数,有些刚刚从专科升入本科院校行列的学校,像一些师范学院,或许可以录取。

但一是我填志愿时根本就没报,二是我本就不喜欢师范类,也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吧?

所以也就谈不上遗憾了。

痛定思痛,我暗暗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再复读一年。

03

我设想了几个方案对付老爸,然而出乎我的意料,老爸听我说完后,只说了句:去吧。

老爸说,不撞南墙不回头,这撞了南墙也不回头,那就多撞几次,要么回头,要么把墙撞个窟窿。

咳,有些事情就是被人无意中预言了。

正如老爸所说,我前后复读了四年,参加过五次高考,最后考入了天津大学,算是把南墙撞开了吗?

别人家是个专科都办了酒席,而我读大学的那一年,我们一家人都心照不宣地决定不办了,即便往外随了很多份子钱都没有机会收回来。

说回2004年秋天的复读。本来是7月26号开学,我7月20日就到学校报了道(关于复读班的招生老师和值班老师一直都在)。

我有自己的小算盘,据说今年复读的学生比去年多,学校肯定更愿意要过了线的同学,所以我使了另一个计策:先报名。

早起得鸟儿有虫吃,早起得虫儿被鸟吃。

如果未卜先知,我宁愿冒着复读不了的风险也不会去先报名。

因为前70名报名的同学都落在了一个叫常江辉作为班主任的班级里。

那个老师身高有1米9,瘦的像根棍,脊背略弯曲,笑起来满脸褶子,同学调侃说蚊子绝对不敢往他脸上落,一落就得被夹死。实际上他还不到40岁。

开学第一天他讲了个冷笑话,说自己这辈子当过的最大官是主任,什么主任?班主任。

大家颇给面子地笑了。

接下来是点名环节。这也是我最痛恨他的地方。

我本名叫郝仲升,我曾对这个名字有点意见,因为“伯仲”嘛,伯肯定是第一,而仲只是第二,我真不明白父母为什么不给我起名叫“郝伯升”呢!母亲说那是姥爷给起的,而姥爷已离开多年,也就无从知晓了。

常江辉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点了一个又一个,边点名还边调侃,有一位叫蓝玉珠的同学,他竟把她调侃称“荷兰猪”,然后还美其名曰地说补习班的同学心理素质一定要好,他会时刻锻炼大家。

我觉得我的名字是没什么问题的,结果高兴得太早了。

常江辉竟把我的名字“郝仲升”竟读成了“高中生”。然后弯着腰(讲台对于他来说有点矮),仰起头,把下巴支出老远,问:这名字咋起的:高中生高中生,这能考上大学吗?同学们哄堂大笑,只有我气得想给他一拳。

从此之后,似乎没有人知道我叫“郝仲升”,而都知道我叫“高中生”。

“高中生”这个名字折磨了我整整一年。

最后,我果然没有逃过常江辉的这个魔咒。

04

05年高考结束后我迷茫了。向前还是向后?继续撞南墙还是回头?

说真的我怕了。我怕蹉跎了岁月,浪费了青春。没学好,也没玩好。

那天下小雨,睡到9点才起床,我的头脑和整个天气一样混沌。

老爸又出车了,老妈也跟着一起走了。

燕子低飞过院子又飞向东南方向飞去,那里是流过我们整个县城的春鹏河。

我的视线跟随着燕子也走远了。我想好久没到河边走走了,于是胡乱地洗了把脸连饭都没吃拿起雨伞就出发了。

走在雨中,听着雨点劈劈啪啪的声音,我有种想扔掉雨伞奔跑的冲动。只怪雨下得不够大,如果是瓢泼大雨我一定这么干。

河边的垂柳在雨水的冲刷下显得更绿了,岸边的鹅卵石光溜溜的,平静的水面此时成了雨滴们的舞台。

顺着河水的流向望去,白茫茫一片,但隐约中有一撮粉红色的物体在向河中央移动。

定睛一看,不对,那是个穿着裙子的女人,她再向前迈去就危险了。我从小在这个河里学会的游泳,这个河水的深度我是非常清楚的。

我边吆喝边跑了过去,三步并两步我也跳进了水里。

救上来一看,原来是个姑娘。还好我赶到得及时,她只是呛了几口水,其他并无大碍。

问其原因才知道,竟是因为高考没考好,被爸妈数落了一顿经不起打击便想寻短见。

咳,这算点啥事,我开始给她讲述我的复读事迹,别人是如何耻笑我的,我是怎么厚着脸皮应对的,老师又如何叫我高中生,我根本都不在乎,而且我还要再复读呢,气死他们一帮。

我越说越起劲,竟然把女孩逗笑了甚至还有点崇拜似的。

讲了半天我才想起来,赶紧送女孩回家,别着凉了可就麻烦了。

当然后来我们成为了朋友,再后来她也成了我的初恋。对了,她叫小芳。

有一天小芳找到我,说她也要复读。

我说行,挺好。

其实我真的不知道好不好。但因为之前把好话都说出去了,也就不好再自我反驳了。

我说既然你想复读,可以到地区一中去,那里教学质量比县城要好。

就这样,在我的引荐并陪同下小芳也来到我复读过的那个学校。

然后我没有再回家,也跟着小芳留下来复读了。

那一年的复读时光是最快乐的,也是成绩提升最多的。

小芳的大眼睛很美,我常说她的眼睛就像春鹏河里的水一样清澈。

原本以为她是个美丽的花瓶,没想到她其实学习很好,只是高考发挥失常。

我和小芳住得很近,两个胡同挨着。我们经常早上6点就一起去上早自习,一起吃饭,周日一起逛街买点日用品,那一年我们几乎形影不离。

小芳把她整理的笔记给我看,经常帮我把题型整理分类,原来一切都是有方法的。

我像打开了任督二脉,成绩提得飞快。

那一年我和小芳考得都不错,而我把分数估低了所以仍然没走。

小芳去了北外。

我想都没想就决定再读一年。

2007年的6月7日是我最后一次参加高考。

而7月26号,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我终于得知自己被天大录取了。

那一夜我高兴得整宿睡不着。我想仰天长笑,可偏偏眼里却浸满泪水。

我想以后的春节里我再也不用躲躲藏藏了,终于可以大大方方地和亲戚见面了。

我又可以变回他们眼中开朗的男孩,而不是他们嘴里那个学习都学魔怔的呆子了。

我哭着笑着,一本一本地亲吻着我学过的那些书。

05

学习是会上瘾的。

大学里我仍然不得不像高中那样学习,不然就浑身发痒,像犯了烟瘾一样难受。虽然我极力把强度减小了很多。

本科毕业后我去美国留学,接着又读了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

老妈急得像个上蹿下跳的猴子,催我回国,催我结婚,催我生娃。又发动亲朋好友轮翻进攻。

连个女朋友都没有怎么结婚?我以不变应万变。

2021年我的科研项目终于有了成果,我也因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科学家。

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并采访我,国内知名研究所也向我抛出了橄榄枝。

于是2022年年底,我终于又回到了我热爱的土地上。

有人觉得我是科学家,真了不起;有人觉得我是挣不了几个大钱的光棍汉,比起早早起家的小老板差远了。

老爸老妈早已不在意我有什么成就,一门心思催着我给他们生孙子。

我无可奈何。

一次和以前的同学聊天,他恭维地说我是同学们的骄傲。

我也谦虚地说,哪里啊,你们的孩子都上小学了,我这还是孤家寡人呢。

他说孩子什么时候都能生,可谁想当科学家可不是谁都当得了的啊。

确实如此。我感谢他不论真实还是虚伪的恭维。

今天接到小舅电话,说他儿子高考没考好,想复读,希望我能给点建议。

真是一头汗,我很难给出建议。

如果是刚考上天大那会儿,我一定能滔滔不绝说上一个钟头给出很多建议。

但如今我走过了更多的路,经历了更多也看到了更多,却越发现无知更多。

不敢轻易妄言妄语了。

我最后只和他说了一句话:生命历程就是过程,任何时候都没有终点。路怎么走,自己的心知道。

还是问问自己的心吧。

相关文章

  • 《无知》:回归之痛

    上一周,完成了米兰•昆德拉的中篇小说《无知》的初读和复读。 因为去年初读和复读过昆德拉的两部长篇《生活在别处》和《...

  • 《惊蛰之海》

    终于可以分享自己的小说,很开心~ 之前因为复读,小说让好基友代发表,不过发表了几章,好基友因为学业繁忙,也停止更新...

  • 《睡在天堂的爱》:眼眶不湿算你坚强

    在网络时代,能让人读好几遍的东西,不是很多。 近日,网上看了一篇微小说,被小说中的父亲,戳中了泪点,重复读了。 不...

  • 留下以前的痕迹

    花了半天时间,把以前写的小说看了。很难看,但心里很开心。 以前写完小说也不是没有反复读过,但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现在...

  • 《风声》雁过无痕风有情,生死两忘江湖里

    读麦家的小说一定要反复读,细细品!尤其是在 《人民文学》刊载的这本长篇小说《风声》,它可是打破了《人民文学》创刊近...

  • 《面纱》名句摘选2

    5月底完成了毛姆小说《面纱》的初读,现在复读中。这本小说很好读,也不厚,估计速度快的朋友一天读完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 《面纱》名句摘选3

    5月底完成了毛姆小说《面纱》的初读,现在复读中。这本小说很好读,也不厚,估计速度快的朋友一天读完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 《面纱》名句摘选1

    5月底完成了毛姆小说《面纱》的初读,现在复读中。这本小说很好读,也不厚,估计速度快的朋友一天读完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 《面纱》名句摘选4

    5月底完成了毛姆小说《面纱》的初读,现在复读中。这本小说简单易读,书也不厚,估计速度快的朋友一天读完也是轻而易举的...

  • 《面纱》名句摘选5

    5月底完成了毛姆小说《面纱》的初读,现在复读中。这本小说简单易读,书也不厚,估计速度快的朋友一天读完也是轻而易举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说|复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jx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