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两千多年的汉朝人,都以什么为主食呢?其实还是五谷,“稻、稷、麦、豆、麻”。只不过,“麻”已经由主食,变成纺织材料,穿在身上。
虽然食材变化不大,但它们的“身份”,与食用方法,已经有了太多改变。原来五谷有贵贱之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88616/d9078572d4699a3c.png)
贵稻贱麦 等级有别
在汉朝最美味的主食,莫过于稻米饭。能吃上一碗米饭,可以成为当时人的理想。
西汉的司马相如,在穷困潦倒之时,娶了富豪家女子卓文君。在生活状况大大改善时候,他依然表达了对稻米的喜爱。“五味虽甘,宁先稻黍。”这个著名的文人,在生活改善后,仍对稻米饭情有独钟。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88616/9d574cd098330385.png)
同是粮食,麦何以低贱?原因有两点,一则是麦好活,产量高。北方地区特别适合种麦,这一点与今天没有不同。二则是,汉朝以前麦的食用方法,让人难以入口。是颗粒状的麦子,连同壳、皮、麦麸一起,上锅蒸熟,就是“麦饭”。这可是真正的粗粮,口感自然很差。麦给人的坏印象,不可磨灭了。
但是麦因其高产量,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作物。随着食麦工艺的改进,人们对麦子也越来越接受了。
我们常说的“菽”,其实就是豆。都也是高产量的“贱食”。蒸煮后就是“豆饭”。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88616/66069671d21b35d9.png)
汉朝初年,麻也是主食。《史记》有记载,今天的山东地区,“颇有桑麻之业。”
但“优胜劣汰”的原则,使得不好吃的麻,被淘汰出局。有意思的是,桑麻却是很好的纺织原料。夏天穿桑麻衣服,很凉快舒适。
除了稻、麦、豆、麻,还有稷,也是主要的粮食。稷就是黍,是我们熟悉的小米。这也是排在稻之后的,受欢迎的主食。
主食形式多样 麦食工艺升级
汉朝的五谷,会以什么形式出现在餐桌上呢?
稻米的吃法,和今天一样,蒸成米饭,或者磨粉做成“饵”。饵就是今天的米面饼。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88616/76a677af316295aa.png)
麦子已经变得好吃了,磨粉加水调和,揉成面团,蒸出“饼”。这个时候还没有发酵工艺,只能吃“死面”的。人们已经觉得好过“麦饭”太多。
豆类可以煮成粥,就是豆粥。黍可以煮成小米粥。这已经是今天我们的饭食了。粥很受欢迎,老人小孩都喜欢。在有灾年时,政府也以“粥”赈济灾民。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88616/1c5bbf110cc9234b.png)
军粮常常做成“干饭”。这可不是我们今天的米饭,而是将新鲜米饭晒干的饭食,为的是利于保存。
“干饭,饭而曝干之也。”,这样的干粮,不仅是军粮,同时也是老百姓喜爱的食物,因为方便好用。如果出门,带上“干饭”,相当于今天的饼干,方便面。
由此看来,汉朝的食物已经丰富多样了。如果去长沙湖南省博物馆,一定要参观马王堆汉墓展,会发现更多西汉初期贵族的饮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样化了。
当然,很多调味料要到张骞出使西域后才有的。而辣椒却要更晚登场,清朝才来到人们的餐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