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34章 不大而大

作者: 龙门村夫 | 来源:发表于2023-04-23 21:03 被阅读0次

    【第34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这个东西,是无处不在的,正如庄子讲的,甚至在秕稗、在屎溺。它又主导着这个宇宙,不管是宇宙间星球的生灭,还是地球上万物的滋生,都是它在主导。但是,万物依靠“道”生长,它从来没有推脱责任,有了成绩也从不说是它的功劳,也从来没说当万物的主人。因为从不占有万物,所以,它又可以说是很小;但是,它又能滋养万物,这种功劳,却又是那么大。因为它终不自以为大,所以才成就了它的大。

    老子的这段话,听起来挺拗口,但其中包含的道理却是深刻的。

    老子讲这番道理,主要是给天子、侯王们讲的。其根本的用意还是在告诫他们不要有太多的欲望,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百姓,要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马王堆帛书里,在“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之前,有一句“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老子是用圣人之所以成其大,来告诫天子、侯王,要像圣人那样无欲却能成其大的道理。

    圣人是什么?在儒家看来,“圣人”是指那些知行完备、至善之人,司马光《资治通鉴》中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易·乾》说:“圣人作而万物睹。”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又说:“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孟子·滕文公》)圣人有时也指帝王,如儒家著作《礼记·大传》说:“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

    而庄子一方面崇拜圣人,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一方面又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认为是圣人扰乱了民心,给盗跖那样的大盗提供了偷盗的便利。在庄子那里,前一个圣人,是指修道的德行最高的人,也就是老子说的圣人;而后一个圣人,则是儒家所谓的推行仁义礼智的圣人。庄子是反对儒家的礼义的。

    为什么老子一方面说“常无欲,可名于小”,另一方面又说“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王弼注《道德经》说:“万物皆由道而生,既生而不知所由。故天下常无欲之时,万物各得其所,若道无施于物,故名于小矣。”“万物皆归之以生,而力使不知其所由,此不为小,故复可名于大矣。”

    春秋战国时代,秦国因为偏安一隅,急于发展壮大。为招纳人才,甚至发布招贤令,六国很多有志有才之士投奔了秦国。到秦王赢政的时候,李斯投奔秦国,并向秦王赢政提出了一些建议,秦国统一六国的决心越来越大。韩国怕被秦国灭掉,于是派水工郑国到秦国,鼓动秦国兴修水利,特别是提出修建一条水渠,以削弱秦国的人力和物力,牵制秦国的东进。后来,郑国修渠的目的暴露,群臣对外来的客卿议论很大,建议秦王驱逐一切来客。秦王于是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秦王不要逐客,这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其中有“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句子。虽然李斯的目的是为了让秦王赢政不要驱逐外来的知识分子,以充分利用他们实现灭六国而一统的政治目的,但这一思想,与老子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意。

    老子的《道德经》,满纸的道德、圣人、天下、治国,似乎离百姓太远。但是,实际上,《道德经》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是修养的重要内容。我们懂得了“道”,懂得了治国理政的大道理,就明白了该怎样处世为人,如何经营一个公司、家庭。比如,如果你是一个国有小公司的管理者,创业初期,各方面都很艰难,员工把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而你没有推脱,就是“万物恃之生而不辞”;等把公司的效益搞的很好,经营管理各方面都很不错,员工的工资、奖金塞满了腰包,而你却认为是员工的功劳,不会因为把公司搞好了就控制甚至役使员工,这就是“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你没有奢靡的欲望,也不把公司的钱揣在自己的兜里,不为大,反而成就了你的大,既把公司搞得好,又赢得了员工的拥护。

    老子的这一思想,在整部《道德经》中有过多次论述,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2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22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51章),“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第77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81章),等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第34章 不大而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my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