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在寻找着最佳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以期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2024年春季,我有幸参与了新网师的课程之一——林忠玲老师主讲的《指向“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本课程包括八讲内容:洞见学习的本质;探寻学习任务的设计途径;揭开“一案三单”面纱;突破学科边界;演绎合作学习的交响;重构作业的框架;相信评价的力量;改进观课议课范式。
这门课程的学习之旅,不仅让我对教学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更让我对“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洞见学习的本质,探寻学习任务的设计途径
学习的本质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任务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任务的设计上,林老师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他强调,学习任务应该具有挑战性、真实性和合作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学习任务还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二、揭开“一案三单”面纱,突破学科边界
“一案三单”教学模式的启示。“一案三单”是林老师分享的一种教学模式,即一个教学案例、三个学习任务单。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思考。通过听讲,体验这种学习模式,我深刻感受到了“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魅力。
学科边界的突破需整合与融合。林老师强调了学科之间的整合与融合。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我们应该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这一观点非常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让我对课程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演绎合作学习的交响,重构作业的框架
林老师详细阐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互补。
在作业框架的重构上,林老师提出了从量到质的转变。他强调,作业应该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拓展性,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同时,作业还应该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作业。
四、坚信评价之威能,重塑观课议课的新典范
林老师以深刻的洞察力,对评价的深远影响进行了全面剖析,并着重突出了其多维性与激励性的特质。他强调,评价不应仅停留在学生知识累积的广度与深度上,而应进一步考量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交融与态度的端正。这种全方位的评价视角,不仅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促进,更是对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入贯彻。同时,林老师坚信评价的激励作用,它如同燎原之火,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其自信心,激励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勇往直前。
在观课议课范式的更新与进化上,林老师提出的从教师视角到学生视角的转变,不仅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次重大革新,更是对“学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深度解读与实践。他分享的“学为中心”理想课堂的观察量规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动课堂画卷。在这个课堂中,学生的立场被置于核心地位,目标清晰明确,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学习任务通过具体案单的形式呈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迎接挑战。同时,学习任务的设置与目标紧密相连,确保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聚焦于核心目标。
学习资源的丰富与开放,为学生提供了无尽的探索空间,而学习空间的设计则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深度对话与交流。小组合作作为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锻炼。学生在自主预学的过程中能够敢于质疑,这不仅展现了他们的深邃思考,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强烈欲望。
课堂学习中的多元对话,更是这一理念的精髓所在。它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想法,从而在思想的碰撞中拓宽视野、深化理解。最终,学习结果与目标的高度契合,不仅证明了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更为学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长与收获。
观课议课视角的转变,让“把课堂还给儿童”的理念得以落地生根。观课议课并非仅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一种表面审视,而是需要深入剖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隐患与不足,从而更加精准地发现问题,并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取得更加辉煌的学业成就。
五、详尽的拓展素材,别具一格的学习旅程
在林老师的引领下,我们踏上了一段别开生面的学习之旅。林老师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渊博的学识,通过飞书平台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知识宝库。他不仅精心挑选了海量的拓展素材和推荐书籍,更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我们揭示了“学为中心”教学理念的深刻内涵和实际应用。
这些拓展素材和书籍如同一座座巍峨的知识山峰,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知识海洋的大门。我们课前、课后深入研读,每一次的翻阅都如同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让我们对“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方法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在课程中,林老师的教学方式独具匠心,充分体现了“学为中心”的核心精神。他巧妙地将所有学员分成12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共同体,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共同探讨。课前,林老师总会在飞书上发布预学资料,这些资料不仅涵盖了课程的核心内容,还包含了丰富的背景知识和前沿研究成果。他为我们准备了一系列引人入胜的话题,供各小组选择、探讨,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课堂上的学习并非单方面的传授,而是小组成员之间积极互动、共同进步的过程。每个小组都精心准备了汇报材料,通过展示、讲解、讨论等方式,将所学所得呈现给全体学友。林老师则针对每个小组的汇报内容,进行细致入微的点评和指导,并挑选关键点进行深化讲解。他的点评既肯定了我们理解到位的地方,又指出了我们理解欠缺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让我们受益匪浅。
课后,林老师还布置了基础作业和挑战性的分层次作业任务,以巩固所学知识,考察我们的应用能力。这些作业任务不仅涵盖了课程的核心内容,还注重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我们通过完成作业任务,不仅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我们的课程参与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通过这样的体验式学习,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学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它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还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我相信,在林老师的引领下,我们将继续在“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断追求卓越、实现自我超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