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无声是一种最大的可悲

作者: 乡村追梦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5-06 16:51 被阅读13次

教育无声是一种最大的可悲

教育行政部门宣传给教师减负,让老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教育教学上。同时,学校组织老师学习劳动法,学习教育法,学习工会法。领导在会上口口声声说要依法执教。一位朋友说了上面的话之后,说,学校却没有任何依据情况下,要求老师七点十分之前签到,之后的算作迟到。

以前是八点上班之前签到就好。可为什么会做出这么明显违背法规的事情呢?各级部门三令五申的要求给教师减负。为什么还会如此的大胆呢?只因为违背教育法律法规没有任何的风险。这是一种对于法律的藐视。而且大家都习惯这种忽视教育法律法规的事情发生。明明学习教育法,劳动法,为什么不知道维护自己的权利呢?一群不知道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老师怎么给学生讲依法治国,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呢?老师自己也不相信依法能够维护合法权益,从内心默认领导的权威,怎么能够有底气给学生讲法呢?社会的最坚实的力量不相信法律,不敢运用法律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法治社会的建设道路不知道还有多远?我坚信一个良好的社会运行秩序,就是敢于合理合法的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而不是让个人意志统治一个学校。一边在学法,一边权益受到侵犯不知维护,这样的学法目的是什么?哎,老师已经对于所有的学习看做任务而已,从来没有想过学法会要运用。法治国家的建设,必须要让所有的人敢于用法律的武器维护合法权益,而不是权利侵犯选择退让。学习工会法,不知道工会这个时候干什么去呢?工会只是作为领导统治老师的一个工具,这是一个笑话。工会不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工会存在的价值有什么呢?

这个事件让人感到可悲的是,没有一个人提出质疑,没有一个人反对。大家都准时去签到。很多老师都会在背地里不断地议论这种做法的粗暴,却没有勇气去质疑。老师就像转圈的虫子,按照划定的圈子不断地转,从不思考。这就是教育最大的可悲之处。无论领导怎么折腾教育,只要不是触犯到个人的经济利益,大家都不会理会。作为一个社会的良心群体,却甘愿忍受各种不合理的现象。老师不敢发声,不愿发声。老师只希望能够安安静静的教书。老师的不愿发声,说明教育的环境很恶略,小人当道。一个学校,无论你的好坏,无论决策对还是错,老师只是执行,没有人去质疑,这绝对是一个很坏的信号。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反对和质疑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改,不断地成长起来。

老师的无声,让我感到一种可怕!最应该发声的群体,不敢质疑,不知道领导心中有没有恐惧?无声不是对你做法认可,而是一种离心离德的做法。什么时候才会出现这种事情呢、只有我们对这个事情绝望的时候,我们才无所谓。难道教师已经对于教育失望呢?难道教师不相信教育呢?其实,一项政策出台,我最希望看到的是大家的七嘴八舌的争论和抗议,说明大家还关心,大家还在意。哀莫大于心死!

相关文章

  • 教育无声是一种最大的可悲

    教育无声是一种最大的可悲 教育行政部门宣传给教师减负,让老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教育教学上。同时,学校组织老师学...

  • 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虽然他们有的可能学习成绩有些差,但他是运动会上的冠军,是劳动中的能手,是他主动送生病的...

  • 最大的有声是无声

    话不再多,而是在于你说了什么。如果一个人说话很多他说的都是一些废话或者说的都是一些没有意义的话,那么只会让别人更加...

  • 最大的有声是无声

    有些时候有些话憋在心里更有说服力。你不说出来的时候,别人就不了解你的想法。 有时候话多也不一定是好事,如果是两个人...

  • 可悲的教育

    前段时间无意看到 这样一个故事,作者讲的是自己父亲对自己的教育。这位作者这样写道。小时候看到桥洞底下衣衫褴...

  • 可悲的教育

    15年毕业之时,和许多师范毕业生一样,充满着对于祖国未来花朵的期待,也下定决心要去改变每个孩子的命运。 17年今日...

  • 日更二十五天:人最大的敌人是时间

    时间飞逝,岁月不停留。这一年又将了无声息的过去,可悲可叹!要问我,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谁?就是时间。无论你是否进行过殊...

  • 【新教育.教师反思】接待英国专家有感 张丽娜

    教育是一种感动,不分国界。教育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新教育提倡与学生没有教育痕迹的交流,没有心里距离的...

  • 爱是无声的教育

    彭婆小学 李笑艳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想赢得孩子的喜欢,首先要从心底里爱学生。你的一个会心的...

  • 爱是无声的教育

    爱像激流,汹涌澎湃,冲走人内心的恶,剩余的,全是温润,一丝丝的藕断丝连,一阵阵强力的滋润,抚摸人类的灵魂,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无声是一种最大的可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jd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