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竞争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争斗是动物界的基本生存方式,战争与人类与生俱来,这些都是躲不掉的,优胜劣汰是最终的结果,关键是如何才能赢得胜利。在老子看来,战争有赢得战争的原则,用人有用人的原则,这些原则用好了,才能赢得胜利。
真正的武士,赢得胜利不是靠勇武,当然,自身勇武、本领高强是最基本的条件。武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最终以德服人。后世的武术练家李小龙曾说:“欲了解搏击,必以极简捷直接的方式为之。武术的至高境界必是趋向于简捷,以不变应万变。”这里,李小龙只是讲到以快制胜,符合大道至简的基本原则,但却没有无招而胜的结局。在金庸笔下,“仁者无敌”是武学最高境界。在《鸳鸯刀》中,“袁夫人将鸳鸯双刀拿在手中,叹道:‘听说这双刀之中,有一个能无敌于天下的大秘密,这果然不错,可是他便知道了这秘密,有能依着行么?各位请看!’众人凑近看时,只见鸳刀的刀刃上刻着‘仁者’,鸯刀上刻着‘无敌’两字。”在《射雕英雄传》中,“周伯通道:‘这道理本来明白不过,可是我总想不通。师哥当年说我学武的天资聪明,又乐此而不疲,但一来过于着迷,二来少了一副救世济人的胸怀,就算毕生勤修苦练,终究达不到绝顶之境。当时我听了不信,心想学武自管学武,那是拳脚兵刃上的功夫,跟气度识见又有什么干系?这十多年来,却不由得我不信了。兄弟,你心地忠厚,胸襟博大,只可惜我师哥已经逝世,否则他见到你一定喜欢,他那一身盖世武功,必可尽数传给你了。’”
进行战争、战争,不能靠意气用事,靠意气来打战争必然失败。当然,更不能发怒,发怒必然意气用事。《三国演义》中,蜀魏在五丈原交战,怎奈司马懿坚守不出,眼看蜀军粮草难以为继,于是诸葛亮使用了激将法,给司马懿送了一套女人衣服,暗讥司马懿是女人,“孔明自引一军屯于五丈原,累令人搦战,魏兵只不出。孔明乃取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遣人送至魏寨。”谁知司马懿并不上当,仍不出战,最后,在对峙百余日后,诸葛亮在秋风萧瑟中,病逝于军中。
善于胜利的人,不直接和敌人作战。上述司马懿战诸葛亮算是一个例子。真正的“善胜敌者不与”,则是《孙子兵法》提出的“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谋攻》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降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如果把诸葛亮的“空城计”作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稍显牵强。而春秋时代,却有若干这样的例子,比如著名的《烛之武退秦师》。
晋文公、秦穆公出兵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很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国的国君,秦国的军队必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辞谢说:“我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啊!”郑文公说:“我不能早早用你,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你也有所不利啊!”于是,烛之武答应了。深夜,烛之武用绳子吊出城墙,他见到秦穆公,说:秦国与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明白自己将会灭亡。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越雄厚,您就越薄弱。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答应把焦、瑕两地给您。可是,晋惠公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来防备您,这是您知道的。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穆公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那里,自己就回去了。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后伤害他,这是不仁义;失去了自己所结盟的力量,真是不明智;利用混乱去改变已有的协调,这并不是威风。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善于用人的人,“为之下”,要真心实意、态度谦虚。刘备三顾茅庐是最典型的例子。诸葛亮在其《出师表》中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老子总结说,以上几点,就是不与人争的美德,就是善于利用别人力量的办法,符合了自然的、自古以来就有的最高法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