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念

作者: 雷霆一击 | 来源:发表于2024-06-20 10:09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第十七期馨主题:遗憾

(一)

阳间之人身死后,灵魂即入阴曹地府。地府有一主事为阎王,阎王掌管生死簿,簿册中不仅记载每个人的生命长短,亦记载每个人生前所有善恶与功过。灵魂入阴间后,鬼差负责看押灵魂,判官根据生死簿判定善恶,阎王最终裁定灵魂去往何处。善灵由鬼差押送至冥河,灵魂渡过冥河,便可转世往生。恶灵则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入轮回。

一日,阎王遇到一件不寻常事。有一鬼差急匆匆地禀报道:“殿下,有一灵魂很是执拗,一直在殿外候着,说他一定要先回阳界一趟,做完想做之事后再来向殿下请罪,听凭殿下发落。”

“荒唐!”阎王觉得莫名其妙,“阳界之人寿数皆有定时,寿数尽则告别阳界,入阴曹地府。地府岂是随意进出的?判官何在?”

判官作揖,回道:“属下在!”

阎王问道:“此灵如何?”

判官说:“回殿下,此灵为善灵。”

“既然如此,便可直接送往冥河,往生转世。若是此灵不肯过,几个鬼差拉他过去强渡即可,又何必请示?地府可由不得他。”阎王依然不知所以。

鬼差为难地说道:“殿下,并非属下们不懂规矩。但纵使我等三名鬼差合力,也不能拉动此灵分毫。属下们因此犯难,还请殿下定夺。”

“难道……”阎王想,若是如此,只有一种可能:此灵有很强的执念。若执念未消,便是死不瞑目,纵然强渡冥河,灵魂依然无法转世轮回,只能是孤魂野鬼。阎王决定要亲自去一趟,若是力所能及,就帮他消了这执念。“走,去看看。”

阎王到了阎罗殿门口,只见一个亡灵在此等候。阎王问道:“你有何执念,说来听听。”

亡灵拱手作揖后说道:“小人来得突然,未能赶上阿妹大婚。若不能前去参加大婚,便是小人毕生最大憾事,小人死不瞑目,望殿下成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地府岂是你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的?”阎王怒斥道。

判官站了出来,对阎王提议道:“殿下,此灵非一般善灵,其生前乃是至纯至善之人,还请殿下斟酌,是否有办法助其完成心愿,消解其执念?”

阎王陷入沉思。片刻后,阎王命令道:“你等先行将他看押。判官,去拿生死簿来。孤倒要看看,他是如何至纯至善。”判官翻到那一页后呈予殿下,一个名字呈于纸上:王蒙。

(二)

鲁历245年,医者王琦开立医馆,名曰福善堂。因其医术高超,屡屡救死扶伤,王琦有了王神医的美名,福善堂因此名扬天下。然王琦不走运,时至近五十未尝得一子。鲁历250年3月,王琦老来得子,其与罗氏之子王蒙出生。王蒙出生之时,乌云密布,不久电闪雷鸣,天降暴雨。三日后,青州暴发水灾,水位告急。一个月后,青州洪水才退去。

因为此事,王琦请其好友苏文青为王蒙算卦。苏文青平生喜爱占卜之术,且算卦准确无比,从未失算。苏文青拿出签筒,摇动数下后掉落一签。他拿签看了看后,眉头紧锁,摇了摇头。片刻后,苏文青解签道:“贤侄出生时天象异动,本就不详,此签位又是下下签。贤侄此生恐怕薄命,且命运多舛。”王蒙夫妇听后神色凝重,一言不发,只想着日后小心照顾,让王蒙平稳度过此生即可,别无他求。

王蒙天资聪慧,自小跟随父亲学习医术,八岁时已能熟记各类药名及药理,九岁已会游泳。鲁历260年12月,王蒙与父亲一同上山采药。下山回程途中,突然遇见湖中有扑腾迹象。王蒙定睛一看,大事不好。

“爹爹,有人落水了!”王蒙见一女童在水中扑腾,大叫道。

王琦见状后提醒道:“稍等片刻,阿爹这就去叫人帮忙,也去找些器具。天寒水凉,你不可轻举妄动!”

说完,王琦便四下找人,亦不停呼叫,但时至冬季,寒风刺骨,此处更是人迹罕至,要找到人帮忙绝非易事。时间逐渐流逝,眼见女童一直在水中扑通得渐渐没了气力,阿爹依然未归,情急之下,王蒙跳入湖水中。王蒙善于游泳,很快游到了女童附近,将女童抱起后往岸边游去。王琦带着数位村民赶到,见此景大叫:“阿蒙!”众人拾柴火焰高,村民们先后将女童和王蒙拉至岸上。王蒙见女童呛水便实行按压之术。王蒙按压数下,女童吐出许多水后恢复了意识。

然而,当天到家后,王蒙发了高烧。之后三天,王蒙高热不退,家人很是着急,给王蒙用了许多草药才使之退烧。三天后,王琦带那名女童回了家。王琦高兴地对儿子说:“此女名为李青,四年前青州闹水患,她的父母因此丧命,只留她一人流浪。阿爹不忍看她孤苦无依,便和你阿娘商量,收她为养女。阿蒙,阿青小你两岁,往后,你就是她的兄长。阿青,来,叫阿兄。”

“阿兄好。”李青恭敬地行了礼。

“阿妹好。我有阿妹了,甚好!”王蒙笑道。

一个月后,王蒙随阿爹上山采药时,顿时感觉膝盖有些许疼痛。刚开始他还未在意,以为只是偶感风寒。可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每逢气温骤降,膝关节总会感到不适。王琦用了许多草药,无论外敷还是内服,终究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一日,看着儿子喝完汤药后,王琦感叹道:“兴许是那日下水救阿青时落下的病根,苦了你了。”

“自家妹妹,无事。”王蒙安慰阿爹。

过不多久,屋外传来一阵啼哭声。王蒙走出屋外,只见李青蹲在墙角啼哭。王蒙关切地问道:“阿妹为何如此伤心?”

“都是阿妹不好,是阿妹贪玩掉到水里,阿兄下水救我,让阿兄落了病根。阿妹对不起阿兄。”阿妹哭得更大声了。

阿兄抱住阿妹,在她的耳边宽慰道:“若是没有这一遭,我也没有阿妹呀。阿兄救阿妹、保护阿妹是分内事,阿妹不必介怀。只要阿妹一天不嫁人,阿兄便护阿妹一日。若是有一日阿妹嫁人,阿兄亲见阿妹过门,才能放下心来。”

从那时起,李青便跟随阿兄一起向阿爹学习医术,研究医理。阿青暗自发誓,此生定治好阿兄的腿疾。

鲁历268年10月,福善堂内来了一不寻常的病人。当日,一行六人抬着轿子来到福善堂。轿子停后,六人打开轿子门,随即轿里走出一男子。六人搀扶男子进了门。男子衣着光鲜,像是出自富贵人家。他年纪尚轻,但面色惨白,满头大汗,似是极为憔悴。此时六人中走出一人,自称林管家,说是带他家少爷来瞧病。此刻王蒙已出师,已能诊断基础疾病。王蒙问诊时得知此人名为刘行,年龄与王蒙相符。王蒙为刘行把脉后,眉头紧锁。其脉象紊乱,并不寻常。王蒙询问病情后便知刘行前两日吃了许多水产,近期时有呕吐,且十分乏力,据医理判断其症状为食物中毒,应是误食不洁净的水产所致,便冲了甘草汁为其中和调理。

依照药理,寻常食物中毒只需用甘草汁悉心调理便会逐日转好,不出一周便可药到病除。可两日后,刘行前来复诊,症状不仅没有任何好转迹象,反而有所加重。眼见此毒如此不寻常,王蒙便来请教阿爹。王琦把脉后亦觉得不对,见刘行拿了手巾咳痰后,王琦便拿着手巾端详,只见痰呈黄色,且痰中带有血丝。因而王琦作出判断:此毒为柳叶红,属极热之毒,极其罕见。王琦曾在医书中见过二十年前中柳叶红毒的病例,症状如出一辙。根据常理,误食寻常食物不会中如此之毒,王琦以为应是水产性热,且清理不净,进而沾染此热毒。根据医书记载,若要解毒,需用寒叶草。寒叶草形状如针叶,呈浅绿色,药性极寒,服用后会有清凉舒适之感,可中和解柳叶红之毒。然而寒叶草亦十分稀有,据传只有鲁北鹿山山顶才有。鹿山山高一千余米,且极为陡峭,山顶极冷。若要取药,此行路途艰险。

“再险也值得一试。阿爹说过,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况且此毒如此罕见,若真能取得寒叶草,今后便能多救无数性命,孩儿愿意走这一遭。阿蒙自幼与阿爹学医,精通药理,请阿爹相信阿蒙。”王蒙坚定地说道。

虽然家人一再坚持不让王蒙亲去,但阿蒙去意已定。自青州到鹿山约三日左右行程,往返时日约有一周左右。为保险起见,王琦让刘行于医馆内留馆观察数日,王琦开了方子,令其先用普通草药调理,待取得寒叶草后再服用寒叶草制成的汤药。

在带上足够的盘缠和干粮后,王家管家韩询驾上马车携王蒙前往鹿山。经过三日舟车劳顿,两人终于到了山脚下。当日天色已晚,二人便先找到客栈住下,韩询将马车寄放于客栈后院马厩中。次日一早,王蒙背上竹篓,携韩管家一同进鹿山采药。约莫一个时辰后,二人抵达山顶。寻找片刻后,韩询见一怪石缝隙中有些许绿草,便叫道:“少爷请看!”王蒙见草酷似中药,喜出望外。可这些草药形状相似,色泽却略有不同。为了明确药物是否为寒叶草,只可亲自尝药。

“少爷万万不可。试药之事,还是小的代劳为好。”韩询听少爷要试药,十分着急。

“你不通药理。如若草药有毒,你不知如何应对,反倒更危险,还是我亲自试药为好。”王蒙坚持。

王蒙采下了八种不同的草,逐一亲尝,尝到有三种草口感干涩,似是有毒,便立时吐出;另外几种草似乎没有药性,也及时吐出。最终,王蒙尝到一味药微苦,体内有些许清凉之感,当即确认此药应为寒叶草。王蒙令韩询取下草药若干后,一同下山返回。

由于山顶极冷,王蒙于返程途中左膝生疼,面露难色,似是之前救阿妹时的旧伤复发。韩询取了根树枝给少爷,少爷踉踉跄跄地背着竹篓下山。下山的每一步都忍着疼痛,韩管家于心不忍。

由于试药留有余毒,回客栈后,韩管家为少爷冲了药剂催吐。少爷吐出后自觉好转,但由于爬山劳累,膝关节疼痛加剧。整整一夜,王蒙未曾熟睡。次日,二人踏上返程。

根据医书,若要寒叶草发挥最大效用,需将寒叶草磨成粉,之后煎熬半个时辰。李青主动请缨来煎药,阿青盯了整整半个时辰,未有松懈。

王蒙顿觉诧异,便问阿妹:“煎药本不用这般紧盯,自然些即可,为何如此紧张?”

阿妹支支吾吾地回复:“额……此药稀有,不敢怠慢。”

此时,阿娘叫住阿蒙,将阿蒙带进内间,微笑地说道:“无妨,阿青的心思你不懂,莫要担心。”阿娘未过多解释,阿蒙依旧不知所以。

介于刘行中毒已深,需服药一周方可彻底康复。王琦建议刘行服药后再留馆观察一周,确认彻底康复后再回家中。

之后一周,刘行与王蒙兄妹一同读书、写字。医馆忙时,刘行会帮忙一起打下手,闲暇时亦与王蒙下围棋对弈,互有胜负。王蒙与刘行时常谈天说地,二人气味相投。期间,王蒙见阿妹对刘行甚是关心。就餐时,阿妹亲自为刘行夹菜。每到刘行需要喝药时,阿妹总是亲自熬药,又亲自送至刘行塌前。期间,刘行家中林管家来此看望刘行,见此状时,神情严肃。对此,阿蒙很是疑惑,便向阿娘解惑。阿娘点了点阿蒙的脑袋,调侃道:“你如此不解风情,以后如何取得姑娘芳心,如何娶妻生子。”阿蒙听后恍然大悟,一阵大笑。

五日后,皇宫里来了人。公公宣读圣旨:“圣旨到!太子东方行接旨!”刘行听后下跪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近期皇后凤体欠安,令太子东方行速速回宫,不得有误,钦此!”

“儿臣领旨!”

原来刘行竟是当朝太子东方行。王家人大惊。李青愣在原地半晌,一言不发。东方行走上前告知李青:“阿青,并非我有意隐瞒,实则有难言之隐。我定会说服父皇和母后立你为太子妃,届时必八抬大轿娶你过门。”

“太子殿下千岁之躯,我等寻常人家怕是高攀不上。”王琦拂袖而去。

东方行当日便随公公回了京城。王蒙疑惑地问道:“依孩儿看,太子殿下身份尊贵,想来隐瞒实属不得已。以孩儿观之,太子应是坦荡之人,想必对阿妹的情意是真。若太子真明媒正娶,阿妹因此成太子妃,则我王家成皇亲,是阿妹和王家之幸。”

王琦眉头紧锁,随即苦笑道:“阿蒙,你不懂。若是阿青真成太子妃,那才危矣。”

“哦,何以见得?”阿蒙问道。

“一入宫墙便深不可测。你的祖父曾是河东县县令,体恤民情,未尝不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可就因当年二皇子谋反被诛,而他做县令是由二皇子举荐的,终被定为二皇子一党,虽无性命之忧,却也被贬入雍州苦寒之地为吏,最后郁郁而终。为父拒入官场,开立医馆谋生,为的是让王家平平安安,远离朝堂纷争。”

王琦喝了口茶水后,继续对阿蒙说:“太子殿下为储君,自古皇权至上,皇权之争何其血雨腥风。不说往事,就说眼下,你可曾想过,柳叶红销声匿迹长达二十年之久,如今突然问世,中毒的竟是太子,难道完全是巧合?阿爹曾听闻圣上有意改立三皇子为太子,虽未证实,却也未必是空穴来风。更何况,即便阿青真成了太子妃,后宫中又有多少人觊觎未来母仪天下之位?阿青心思纯良,如何不让人担心。”王蒙听到此处,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只愿今后阿青平安无事。

鲁历269年3月,戎狄进犯鲁国。戎狄骑兵势如破竹,连克灵州和博州,不久便兵临青州城下,青州守将周克定奋力抵抗。眼看形势危急,太子东方行携黑骑军驰援青州,戎狄攻势陷入僵局,战局进入白热化。一个月后,青州城内粮草告急,太子遣人前往京城向三皇子求援,解青州之围。

按说若是快马加鞭,京城到青州最多两日行程,求援者回京后却迟迟不见援军到,亦无粮草辎重补给。对此,东方行很是疑惑。此时城内百姓和兵士缺粮,部分百姓已有浮肿。王琦散尽家中口粮为百姓施粥,也是杯水车薪。

不多久,戎狄再次攻城。此番守城,虽勉强退敌,黑骑军损失惨重。太子亲自督战,身先士卒,不幸中箭。军医为其治疗,虽勉强拔出箭头,然箭上有毒,眼看毒素扩散,军医无可奈何,只得请教王蒙。

王蒙使用各种偏方与草药,竟未能将毒素逼尽,毒素依然扩散。如若持续扩散,太子危矣。眼下青州形势告急,若太子亡故,则青州必军心涣散,战局急转直下。情急之下,王蒙用吸吮法吸出部分毒素,待吸出大部分,太子毒素减少了许多。王蒙放下心来,又吸两次。如此三次过后,王蒙顿感头晕目眩,随即昏厥过去。

王蒙醒后,阿爹、阿娘与阿妹同在一旁陪伴,神色凝重。王琦忧愁地说:“阿蒙,你这段日子饥饿消瘦,本就有浮肿,此次吸毒更有重创。太子已用草药调理,无大碍,可你……”

“乌头毒乃剧毒,残留体内必有损伤,加之之前试药亦有一丝残留毒素,日积月累,孩儿心里有数。”王蒙看着阿青继续说,“我救的是太子,太子若在,青州还有救。何况,他还是我的妹夫,我无憾矣。”李青听后,泪湿满襟。

此时太子初愈,巡查城防后,太子赶来看望王蒙,听说王蒙病情后,太子允诺:“阿蒙放心,此役过后,我定当请最好的太医为阿蒙医治,定使你痊愈。”说完后,太子与周克定窃窃私语,并将一锦囊交予他:“此番去京求援十分关键,成败在此一举。如三皇子不顾大局,执意不来,请依计行事。”

二日后,援军至,周克定率十万精兵驰援,并携带粮草与军械若干。援军至,青州守军士气大振,一举击溃戎狄。不足一月,博州、灵州相继收复,而后黑骑军斩杀戎狄大将军艾辛,大获全胜。

5月,见情势已定,太子决定班师回朝。临行前,太子去王家见阿青,神情坚定地对阿青说:“阿青放心,此番回宫,我定会下聘礼,八抬大轿娶你过门。”

“圣上同意了?”阿青问道。

东方行沉默片刻后说:“此番必成,信我。”

夜晚,太子离去后,李青神情不安地对王蒙说:“阿兄,按说战事已定,阿行说是班师回朝,但我看阿行眼中似还有杀气,感觉似是不祥,阿行是否还有危险?”

“阿行吉人自有天相,应是不会。”阿蒙也觉得不安,但依旧宽慰阿青。

然而之后发生之事令兄妹瞠目。

五日后,圣上驾崩。皇宫广而告之,颁布圣上遗诏:奉天承运,皇帝昭曰:今有皇太子东方行,聪慧过人,得天庇佑,虽寿终,朕亦欣慰。今传位于其,望其为爱民之明君,钦此!不出一日,东方行颁布圣旨:朕今登基为帝,帝号开平,普天同庆,减税三年。三王爷东方云勾结戎狄谋反,现已斩首,其同党亦尽数伏诛,钦此!

听此圣旨后,李青瘫坐在地上,神情呆滞,嘟囔道:“阿行反了,他杀了亲弟,还杀了亲爹,对吗阿兄?”阿蒙对此无言,只紧紧抱住阿青宽慰。

鲁历270年6月,东方行守孝期满,下诏立李青为后。纳采使林立登门纳采,并带来聘礼黄金百两、白银万两、绸缎千匹,定于七日后入宫完婚。阿青心中很是矛盾,亦很是不安。阿蒙宽慰道:“想来圣上有不得已之处,他性本善,定不会亏待你。”阿青听后心中稍安。

某日深夜,王蒙顿感不适,已有咳血,且呼吸越发急促。王蒙感到大限不久矣,但其对阿妹有承诺,必要亲见阿妹过门。于是,王蒙用清草叶偷偷自制舒缓药剂,此草药为鲁国特有偏方,有回光返照之效,服用后短期内与常人无异,虽不能治本,却能治标,希望能撑至阿妹大婚之日。七日后,宫中来人,徐公公特来迎阿青过门。阿青上轿后,宫中一行人大摇大摆抬轿朝京城皇宫而去。

此时阿爹、阿娘年事已高,皆疾病缠身,王蒙代王家高堂参加大婚。临行前,王蒙向高堂辞行道:“阿爹、阿娘,保重身体。”阿娘顿觉奇怪,问道:“阿蒙又不是不归,何须如此?”王蒙微笑不语。

其实,王蒙自知毒已深入骨髓,应当支撑不了几日,或许此刻正是永别。但王蒙对阿妹有承诺,“若是有一日阿妹嫁人,阿兄亲见阿妹过门,才能放下心来。”王蒙一诺千金,无论如何必定要走这一遭。

韩管家携一行六人抬轿,送王蒙前行。三日后,王蒙一行人抵达京城。忽然,王蒙咳了巨量毒血,遂感到清草叶药效将过,大限将至。这日正是阿青大婚前一日晚,明日即是大婚,后日一早进行皇后册封大典。然此时王蒙已近油尽灯枯,呼吸急促,也强装无事,令韩询几人先行回青州。送走韩管家后,王蒙本想先行在旅店住下,然而据鲁国信仰,若是被发现身亡,阿妹的喜事变成丧事,且皇后册封大典必将因此延后,于阿妹和鲁国皆为大凶之兆,万万不可。若是晚些时日被发现亡故,阿妹的婚事便可照旧,则阿妹婚姻幸福,鲁国风调雨顺。于是,王蒙便趁夜色往市郊树林深处走去。见四下无人,便在此处躺下。“这一日竟来得如此之快。对不住阿妹,阿兄终究未能赶上你大婚。”王蒙含泪而终,享年仅二十。

(三)

阎王看完生死簿,心中五味杂陈。如若助王蒙消除执念自然可以,只是阴阳相克,阴间之魂若入了阳界,则一日之内必魂飞魄散,永世不入轮回。若要说王蒙不能亲见阿妹大婚为憾事,那如此至纯至善之人因此魂飞魄散亦何尝不是憾事。事到如今,若要保全此善灵,只能尝试用秘术了。

“我知判官所指为招魂术。然招魂术若要使用,需用招魂符聚集所有散魂,还需用灵火灼烧百日,千锤百炼,如此或能使魂魄重聚。然而百日内灵魂受烈火灼烧,生不如死,且九成灵魂不足百日亦魂飞魄散,因而招魂术为三界所明令禁止,唯有生前至纯至善之灵可用。是否要用,还需王蒙亲自决定。”

阎王行至殿上与王蒙陈述利弊,王蒙回应道:“殿下,若草民不能参加阿妹大婚,则成万世孤魂野鬼,即便留有完整魂魄亦浑浑噩噩。若能赶上阿妹大婚,纵然焚烧百日,纵然魂飞魄散,草民永生无憾,还请殿下成全!”王蒙所言,字字珠玑,令阎王与众鬼差感动不已。

“汝之至纯至善实乃孤所未见,孤深受感动,请受孤一拜。”阎王作揖后,将招魂符嵌入王蒙魂中,告诉王蒙:“魂灵入阳界后,只有你想见之人能见到你,你亦可与他们对话,但需一日之内速归阴间,否则招魂符失效,你便再无转世之日。”随后,阎王便派鬼差将其送往阳界。

(四)

皇上与皇后大婚日,张灯结彩,鲁国举国欢庆。

依据风俗,皇后披红盖头进殿后,与皇上一同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然而殿堂之上,皇上生父与生母皆亡故,高堂设先帝和先太后灵位。皇后的生父与生母不在场,高堂为空位,在场众人议论纷纷。忽然,皇上见一灵魂坐于皇后高堂之上,定睛一看,竟是王蒙。皇上顿觉意外,神情异常。王蒙点头示意,皇上随即亦点头示意。钦天监认为高堂上无人不合礼数,遂请示陛下:“陛下,这······”

“无碍,请继续。”皇上打断道。

礼成后,皇上与皇后入洞房。入洞房后,皇上掀起皇后红盖,皇后见王蒙的灵魂在前,大惊,转头看了皇上后,皇上点头示意。

“阿兄?是你?”

“是我。”

王蒙的魂魄行至阿妹和妹夫跟前,将这些时日所经之事和前因后果悉数告知。阿妹听后,泪如雨下,几乎哽咽。

“阿行,阿青,我此次前来是为完成平生之愿,见阿青嫁人,自此位及皇后,母仪天下,阿兄无憾矣。”王蒙说。

“阿蒙,你救了朕两次,朕心中甚是感激。你可知这两次害朕的皆是朕的三弟?先是暗中派人下毒,再是隔岸观火,借戎狄之手杀朕。先前朕查无实证,且父皇一向偏袒三弟,不可轻动。青州陷入重围之后,朕杀他实属迫不得已,若非如此,青州危矣,鲁国危矣,这也算替你报了仇。朕答应你,从此让阿青平安顺遂,朕亦会让鲁国百姓安居乐业,给百姓一个太平盛世,不负你以命换命。”东方行亦是含泪允诺。

王蒙笑道:“好!君无戏言,陛下所言我可听得真切,若是来生有缘再见,我便要看看陛下守护的鲁国和阿妹究竟如何。”

王蒙转头对阿妹说:“阿妹如今贵为皇后,不可再任性了。从此要照顾好后宫,亦要照顾好自己才是。阿兄就不打扰阿妹和妹夫洞房花烛,先走一步了。”

“阿兄别走,别走!!”阿青泣不成声。

王蒙舍不得走,只是时日无多,不得不走。

(五)

一日后,王蒙之散魂尽入招魂符。阎王将招魂符放入熔炉中灼烧,并派若干鬼差看守熔炉。百日后,熔炉熄灭,阎王小心将符取出,忽然闪现一道红光,霎那间,阎王及数名鬼差被震出八丈远。缓过神后,只见完整魂魄映入眼帘。此刻,王蒙魂形重聚。

阎王笑道:“王蒙,天助你也,你魂不该绝!来人,速送去渡冥河。”

王蒙作揖,感谢道:“谢殿下,来生草民定再修福报。”

(六)

王蒙过世后,开平帝颁布圣旨,追授王蒙为国舅,并以国葬之礼待之。鲁历272年7月,东方行与李青之子东方慧降生。八岁时某日,东方慧夜有所梦,次日一早即去母后寝宫告知。

“母后,儿臣昨日之梦好生奇怪。儿臣梦见有人自称是儿臣的阿舅,他让我好好照顾母后,还让儿臣给父皇和母后带话,说他不后悔救父皇和母后,还问我母后过得好不好。”

“阿慧,你还梦见什么,告诉母后!”皇后听后,端起的茶杯不慎落地。

“而后,儿臣竟梦见母后落到了水里,儿臣着急便跳到了水里救了母后。儿臣还曾见到父皇中毒,儿臣施药救父皇,当时的父皇和母后竟是如此年轻,好似儿臣曾经历过一般。”

皇后眼眶湿润,抱住阿慧,久久不肯松手。

鲁历300年,东方行病逝,享年五十。同年,太子东方慧继位,帝号顺昌。鲁历352年,东方慧离世,享年八十。开平、顺昌二帝免赋税,轻徭役,开科举,重商业,恢复生产,国家兴隆,百姓安居乐业。此二帝经营鲁国八十一载,史称“开平、顺昌盛世”。

相关文章

  • 执念|目录

    执念·楔子 执念·01(修改版) 执念·02(修改版) 执念·03 执念·04 执念·05 执念·06 执念·07...

  • 执念执念执念

    你不是安娜,从不真诚、善良;他也不是渥伦斯基,不英俊,也没有才华。不过是两个在黑暗地道里相互依偎相互取暖的...

  • 执念!执念!执念!!!

    2019年08月03日,星期六,阴 昨晚11:00休息,今早06:10起床! 最近,一直在要不要从此就退出朋友圈这...

  • 执念有毒吗?--与建文师兄商榷

    执念有毒吗?干老师讲:“执念皆有毒,无我最洒脱。”接着解释说:“想钱不是执念,想名不是执念,想色不是执念,...

  • 执念,执念,还是执念......

    执念是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而对一个人的执念则是指一个人过分专注于他(她),长期坚持追求,不轻言放弃,因...

  • 《(执念)执,念》

    “人游走于世间,飘荡在江湖,多多少少会有些执念。有人为了权力,有人为了金钱,有人为了情,也有人为了一把好刀,一本秘...

  • 执念执念

    长不过执念,短不过善变。 ————题记 仍记得 夕阳中 你温暖的笑容羞红了天边的云霞 依记得 夜色中 你明亮的双眸...

  • 执念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这就是执念。我是一个执念太深的人,这种执念是成魔的执念。 我的执念就像是...

  • 一念

    有的时候我会想,如果我不是骨瘦如柴,会不会有人更怜惜我? 人有很多执念,瘦是执念,美是执念,白也是执念,钱是执念,...

  • 执念

    文/关小禾 每个人的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执念。 有人执念于某个人,有人执念于某个事,有人执念于某句话,有人执念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执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iu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