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乡愁(6)——胡豆篇

作者: 黄咚咚 | 来源:发表于2017-03-28 11:12 被阅读369次

    长大后流离在这个人间的我们,是有多么怀念儿时的天真与美味,怀念那些一去不返的情怀,那些再也找不回的自然馈赠的拙朴滋味。

    胡豆花与胡豆荚

    胡豆是我们老家的叫法,胡豆的学名应该叫蚕豆,也称作罗汉豆、兰花豆、南豆、竖豆、佛豆等。

    在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里,明末清初的科学达人宋应星将蚕豆描述为“其荚似蚕形,豆粒大于大豆……盖凡物树叶遮露则不生,此豆与豌豆,树叶茂时彼已结荚而成实矣。”讲的就是胡豆与豌豆一样,都爱缩在树荫里偷偷生长,每年等树叶茂盛,遮天蔽日之时,它早已悄悄结荚,果实饱满了。

    而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也在《滇游日记二十》里面提到,“向自山顶西望,翠色袭人者即此,皆麦与蚕豆也”。

    徐霞客的日记里,记的是云南,但我的老家川南与之一般无二,阳春三月,漫山遍野,“翠色袭人”,“皆麦与蚕豆也。”

    如今正值清明时节,正是吃嫩胡豆的时候。将新鲜的胡豆洗净后煮熟直接吃,本来的味道就很不错。

    舌尖上的乡愁(6)——胡豆篇

    如果不满足吃胡豆的原味,也可以将它与蒜末一道炒制,让软糯柔滑的蚕豆更增一分味道。

    舌尖上的乡愁(6)——胡豆篇

    当然这还仅仅是鲜胡豆的吃法。干胡豆的吃法,就更多样了。像干炒着吃呀,放在嘴里嘎嘣脆,吃一颗满嘴留香(不过牙不好的就慎吃了哈)。

    舌尖上的乡愁(6)——胡豆篇

    以及最为大家熟知的,怪味胡豆,就是它。犹记儿时家贫,一把怪味豆,二两高粱酒,嚼两颗豆,抿一口酒,就是劳作一日归来的父亲最惬意之时。

    舌尖上的乡愁(6)——胡豆篇

    对我来说,胡豆最味美的吃法,留在儿时的记忆里。

    那时通常是在不上学的周末下午,约上三五小伙伴,在河边竹林中,搬来石头砌一个简陋灶台,然后分头去庄稼葱茏的田埂上,摘一堆绿绿胖胖的胡豆荚,将新鲜胡豆挤出。

    力气大一点的男孩子,用刀斩一节竹筒,在河水里洗净,我们便往竹筒里装满胡豆,里面放上一点点从家里偷偷兜出来的盐,再割一把青草塞住竹筒口,将竹筒如一道桥一般搭在石头上。

    然后女孩子们拢来竹叶树枝取火,十来分钟烧熟,扯掉塞在竹筒口的青草,将熟透的蚕豆倒出,热腾腾,香喷喷,鲜美得叫人简直要咬掉舌头。

    那是记忆里最美的野味。为此即使被田埂主人追着骂也在所不惜。

    只可惜那时没有人手一个的智能手机,以拍摄记录下那有趣有情、有滋有味的一幕。

    倒是后来在老家一个表妹的朋友圈看到她发的一张图,不是在竹林当中以石砌灶,而是在野地凿土而烧,不过也大致还原了我记忆中的场景。如下:

    图/表妹兰兰 摄 五筒之多,至少半条田埂的胡豆荚吧

    多年后,当年一起烧竹筒胡豆的其中一个小伙伴,已经身为人民公仆,天天坐办公室忙民生的公务员,也是两个女儿的妈妈,某一天想念竹筒烧胡豆的味道至不能自已,竟然使唤先生去市场买了新鲜胡豆,再不知从哪里搞到一节竹筒,在自家厨房的燃气灶上也非要烧一筒来解馋。

    她将照片发到空间里,大家围观哄笑不已。如下图:

    图/敏敏 摄 差点把我笑出眼泪 这是得有多馋呀

    可见长大后流离在这个人间的我们,是有多么怀念儿时的天真与美味,怀念那些一去不返的情怀,那些再也找不回的自然馈赠的拙朴滋味。


    相关阅读

    舌尖上的乡愁1——青李子、豆花、叶儿粑
    舌尖上的乡愁2——胡豆篇
    舌尖上的乡愁3——折耳根篇
    舌尖上的乡愁4——牛皮菜篇
    舌尖上的乡愁5——儿菜篇
    舌尖上的乡愁6——血皮菜篇
    舌尖上的乡愁7——凉糕、冰粉、生麻糖
    舌尖上的乡愁8——红苕藤尖儿
    舌尖上的乡愁9——豌豆尖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舌尖上的乡愁(6)——胡豆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elnttx.html